第(2/3)页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轻抚着手腕处的檀木佛珠,十八颗珠子在指尖缓慢转动,仿佛在帮助他思考。这种迷途散制作相当麻烦,因此已经失传了,能够掌握此等秘术的人绝非等闲之辈。劳衫暗自盘算着对方的来路,脑海中迅速回忆起师父曾经提及的江湖旧事。 需要端午正午采摘的迷迭香,那时阳气最盛,草药药性也最为纯正;浸泡过罗盘磁针的桐油,必须是百年老桐树流出的天然桐油,再用专门校准过方位的磁针浸泡七七四十九天;以及——最残忍的部分——取自活体信鸽的位觉砂。 劳衫的眉头微微皱起,想到那些可怜的信鸽,不禁低语一声:“弥陀佛!”江湖手段果真无所不用其极。 这玩意能难住别人,可难不住劳衫。他在心中冷笑一声,师父当年传授给他的破解之法可不是白学的。 劳衫深吸一口气,双手合十在胸前默念了一句佛号,随即动作利落地解下腰间的紫砂葫芦。葫芦在月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他仰头喝了一大口水,清冽的甘露顺着喉咙流下,瞬间让他感觉神清气爽,头脑更加清醒。 之后劳衫从腰间的小包里掏出一个青色布包,布包用细麻绳扎得严严实实。他小心翼翼地解开绳结,里面放的都是师父传下来的珍贵药材,每一样都有着特殊的功效。 劳衫的手指在各种药材间游移,最终准确地拿出一小片晶莹剔透的决明子。这片决明子呈现出淡淡的琥珀色,在月光下几乎透明,散发着清香的药味。他毫不犹豫地将决明子放在了舌头下面,药材入口即化,一股清凉的感觉瞬间蔓延到全身。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劳衫又从包里掏出一个更小的纸包,纸包已经有些发黄,显然存放了不少时日。 他轻轻展开纸包,里面是一些淡青色的粉末,散发着淡淡的味道。 劳衫将里面的粉末倒在了右手手心里一些,粉末在掌心聚成一小堆,质地细腻如丝。随后他开始往前走着,步伐稳健而轻盈,右手微微张开,手里的粉末随着他的行走一边缓缓散着,在空气中形成一道几乎看不见的轨迹。 月色如水,攀上梢头时,劳衫已悄无声息地摸至那处荒废多年的防疫站外围。两米多高的砖墙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墙皮剥落露出青砖,“防疫重地”四个红漆大字半隐半现于斑驳的痕迹中,透着股阴森劲儿。唯独那扇厚重的铁门,竟还崭新的不像话,像是才刷过一层桐油,在月光下反射着暗哑的光泽。 劳衫屏息凝神,俯下身去,将耳朵贴在地上。泥土的凉意透过薄薄的衣衫渗进肌肤,他闭上眼睛,调整着呼吸,努力捕捉着防疫站内的细微动静。一阵轻微的的沙沙声传来,像是有人在来回踱步,又像是风吹过枯枝的摩擦声,难以分辨。 片刻之后,劳衫睁开眼,眉头微皱。这声音太过飘忽不定,无法判断具体人数,更别提他们的位置了。他略一沉吟,右手袖口滑出两枚古朴的铜钱,在月光下泛着铜绿的光泽。这两枚铜钱被他轻轻抛向空中,铜钱在空中翻转几周,发出细微却清脆的嗡鸣,如同蜂群振翅。 这是少林秘传的“问路钱”,江湖上的说法是,若铜钱落地静止后指向凶位,譬如死门或惊门,便预示着此行凶险;若是吉位,诸如生门或开门,那便是吉兆。劳衫的目光紧随着空中的铜钱,直到它们稳稳落地,发出“当啷”一声脆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