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婶,小宝个子长高了。” “秋菊姐,你慢点,身子重。” 一路走来,碰到熟悉的人,她都笑呵呵地打着招呼,有一些不对付的婆子,看到她,也老远就灰溜溜地跑了。 经过两个月的相处,她不像是一个知青,反而像是村里的人,想说话,就和谁都能唠上两句。 “老远就听到你动静了,你这是领导视察来了?”大队长看到从大门进来的闺女,一脸无奈地问道。 知道的,你是知青,不知道的,以为你是村里的姑娘。 不对,村里的姑娘说话都没这么热络。 “嗨,这不是想柳婶子和柳大嫂了吗?明天就赶秋了,我也过不来了。”她摊了摊手,一副我能怎么样的表情。 柳婶子从屋里走了出来,“我就说,是你这丫头来了。” “你嫂子还不信,赶紧进屋说话,外面这大太阳,也不嫌晒得慌。” “嘿嘿,这不是和大队长叔说话呢。”她说着话,就进屋了。 “微微,你正好来了,试试这个。”柳大嫂把手里的衣服,用牙齿咬掉了线头,然后拎起来在姜微的身上比量了一下,满意地点了点头,“合适。” “这是啥?”姜微懵了,她都有两身衣服了,这是要干啥? “嗨,这是干活的罩衣,我用碎布头给缝的,赶秋的时候,顾不上衣服,有了罩衣,你洗衣服时候,就洗罩衣就行,而且不会划坏里面的衣服。” 柳大嫂解释了一句,然后低头缝上了几个扣子。 姜微的心里很感动,无论是那两只鸡,还是柳婶子和柳大嫂为她想的一切。 “布头说好了,是给小娃的,怎么又给我做了?”之前不是说好的吗? 柳婶子嘿嘿一笑,端出来自家炒好的瓜子,“你嫂子说了,孩子用大人的破布就行,都磨好了,你这姑娘第一次赶秋,肯定不知道村里赶秋废衣裳。” 柳大嫂温和正好缝完了最后一颗扣子,“别听我娘说,最开始是我娘提出来的,我才想到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