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里有高楼,那里有公交车,那里的马路上,都是骑自行车的人,每次到上班和下班的时候,还会堵车。” 姜微浅浅地笑着,给大娘婶子们介绍那个城市。 她们好奇,却不敢向往的地方。 “那里需要很多人才,那里百废待兴。” “姜知青,俺想问你一个事。” 就在这个时候,柳三婶子走过来,“俺和俺家男人在犹豫,要不要让小子继续念书。” 她不懂这些,她男人也不懂这些。 可是听到京都的样子,他们这辈子是没办法去看看了。 难道自己的孩子,也一辈子都困在这个村子里吗? “学习成绩怎么样?” 姜微没想到,柳三婶子会问自己这些。 “还成,每次都是前三名。” 柳三婶子这几天在想,一般人家的孩子,基本上小学毕业,也就直接赚工分了,那么大的孩子,一天能赚三四个工分呢。 可是看到柳铁柱,她也有点触动。 好像有文化和学识的人,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 这才有了心思,想要问问姜知青。 “前三名,成绩不错的。” 姜微看着柳三婶子,“家里必须要他的工分吗?还是付不起学费?” 一定要贴合实际,如果一个家,都快揭不开锅了,还让人家去上学,那不是糟践人吗? 柳三婶子摇了摇头,“影响不大,就是勒紧裤腰带的事。” “那就让他去上学吧。” 姜微听到柳三婶子的回答后,也能感觉到婶子的挣扎。 “婶子,我们华夏在发展,已经慢慢开始觉醒,需要大量的人才。” “这一代的孩子,是不幸的。” “但是百废待兴的华夏,他们也是幸运的。” “只要努力学习,只要心思正,何愁没有未来呢?” 她轻轻地笑着,柳三婶子听到姜微的话,咬了咬牙,“那就念,只要他学习好,只要他想念下去,那俺就供着。” 供一个学生,不光少了劳动力,而且还要交学费。 重要的时候,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尤其是男孩,到了一定年纪后,胃口大开,比家里的劳动力吃得都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