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木星及木卫二蓝图-《暗体》
第(3/3)页
木星褐矮星化这一难题似乎无解,威尔顿的“铺路者”计划是否一开始就存在着技术性错误?
非也。
早在“铺路者”计划在威尔顿的脑海中尚为雏形时,有关木星成为一颗褐矮星的条件及形成后的宏伟蓝图,得到了诸多天体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及各领域科学家详尽的数据和理论支撑。
威尔顿只是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后,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理论和设想。
也就是说,“铺路者”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即通过技术手段使得木星成为一颗褐矮星,然后加热木卫二,使其成为一颗仅次于地球般宜居的星球,这一宏伟设想是建立在科学依据的基础之上的。
同样,上述蓝图关键中的关键,即,使木星速成为一颗褐矮星的那13倍木星质量的氢气云团或氢气气体究竟来自哪里?也是有科学的理论支撑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的。
“铺路者”计划酝酿之初,威尔顿曾拜访了大量的科学家,终于解决了上述难题。
太阳系边界——奥尔特云成为了目标。
奥尔特云是包围整个太阳系的球形云团,半径长约1光年,富含气体云团、水冰、甲烷、乙烷和大量的冰质彗星。
其拥有的彗星总量大得惊人,总数达到了惊人的1000亿颗,堪称一个无比庞大的彗星仓库。
根据推算,奥尔特云中的气体云团、水冰及冰质彗星若大部分输送到木星上,完全满足其成为一颗超越80倍木星质量的红矮星的形成条件。
所以,从奥尔特云向木星输送气体云团、水冰及冰质彗星,使其成为一颗13-15倍木星质量的褐矮星,不仅完全可行,而且还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威尔顿早有布局。
“铺路者”计划所实施的、木星与奥尔特云之间的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早在数月前就已经正式开启了双向施工模式。
该工程一旦完工将彻底改变太阳系的结构和形态,甚至是人类的命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