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们平时在一起喝酒聊天的时候,你总该问过他这方面的事情吧?他本人是怎么说的?”叶默引导他回忆更具体的对话。 “问过,当然问过,还不止一次。”叶远强回忆道:“但他每次都说得很含糊,要么说遇不到合适的,要么说不是他看不上别人,就是别人看不上他。总之就是各种理由,后来我们这些朋友看他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多问了。” 叶默捕捉着叶远强话语中的每一个信息,继续追问:“你和刘波相处这么多年,抛开这件事不谈,你个人有没有发现他有什么比较特殊的习惯、癖好,或者让你觉得不太对劲的地方?” 闻言,叶远强再次摇了摇头,语气肯定:“没有,真的没什么特别的怪癖。他要是有,我也不会和他来往这么多年。他这个人,除了好喝点酒、抽点烟,说话办事其实挺周到的,情商不低。” “要不然,我当初也不会尽力帮他找关系,把他从乡下小学调到县城里当高中老师。我只是怎么都想不通……”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浓重的怨气:“我这样帮他,他最后却这样反过来害我,把我往死里整!” 他甚至有些愤愤地总结道:“事实证明,像这种不结婚不成家的男人,心思深,不能深交!” 闻言,叶默没有对这句话做出评价,而是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叶远强,你有没有想过另一种可能?刘波这样对你,或许他自己也是被逼无奈,受到了更上层的威胁或者控制?” “他有什么好逼不得已的?”叶远强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激动地反驳道,“他没老婆没孩子,了无牵挂。家里的老娘那时候也是半死不活的状态,谁还能逼他?就算对方真要他的命,他不会去报警吗?为什么非要来害我?他这分明就是忘恩负义!” 听着叶远强情绪激动的反驳,叶默心中暗自思忖。 从逻辑上看,叶远强的话确实有道理。 刘波单身、家庭负担相对较轻的情况,使得他被人用常规手段胁迫的可能性降低。 即便真的受到威胁,他在事后完全有机会,也应该会向多年好友叶远强解释或求助,而不是彻底消失,音讯全无。 叶默也更倾向于认为,刘波在此事中是主动参与而非单纯被迫。 这时候,叶远强似乎从恐惧和愤怒中冷静了一些,他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抬起头看着叶默,语气变得有些神秘兮兮:“对了,叶队长,我刚才去抽血的路上,自己琢磨了一下。我觉得,这背后,很可能存在一个专门从事倒卖学历、安排冒名顶替的组织。刘波,极有可能也是这个组织里的成员之一,甚至可能只是一个小角色。” 他顿了顿,继续阐述自己的“推理”:“而那个假王芳,之所以会被杀,很有可能是因为她后来做了什么泄密的事情,或者想要脱离控制,所以这个组织才决定杀她灭口,永绝后患。” 闻言,叶默看着叶远强,并没有立刻否定他的猜想,而是冷静地指出了其中与案件逻辑不符的关键点:“你的这个分析,从表面上听,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它和我们目前掌握的案情核心逻辑存在矛盾。你仔细想想,我们警方正是因为假王芳的被杀,才顺藤摸瓜查到了学历顶替案,查到了你,也查到了刘波。” “换言之,假王芳的死亡,恰恰是引爆整个黑幕的导火索。对于任何一个想要隐藏秘密的组织来说,保证假王芳活着、不引起警方注意,才是符合他们最大利益的选择。” “一旦她死了,而且是以这种引人注目的凶杀案形式死亡,必然会招致警方最彻底的调查,所有的事情都会有暴露的风险。杀人灭口,在这个案子里,显得多此一举,甚至可以说是自取灭亡。” 听到叶默这番逻辑严密的反驳,叶远强张了张嘴,一时语塞,最终只能颓然地深吸了一口气,但仍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部分判断:“反正……反正我就是觉得,假王芳的死,百分百和刘波那家伙脱不了干系!他消失的太离奇了,偏偏在这个时候,假王芳就出事了,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他可疑得很!” 叶默没有就这个问题再与叶远强争论下去。 他知道,叶远强对刘波的指控夹杂了太多的个人情绪。 但刘波的失踪,确实是案件中最蹊跷的环节之一。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距离血检结果出来还有一段时间,而关于刘波和假王芳关系的调查,还需要更多,更扎实的证据来支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