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没几日,尤大娘子就麻了。 讲道理。 她就是一个学了几年妇科医学的赤脚大夫! 现在让她帮忙给母猪和母牛接生,甚至做产后护理也就算了。 还有一个大队长带着他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养猪场场长),骑了五个小时的自行车,眼巴巴的求到她跟前来。 “尤医生,俺知道这事确实难办,可俺们也是没有办法了呀。 您是不知道,俺们大队的养猪场去年养大三十头母猪有多不容易!俺们都当它们是祖先一样,就差没供起来了。 全生产队的米糠和麦麸,都用到了它们身上。去年秋这些母猪都陆续开始配种了,至今也就才产下了不到五十头小猪崽! 产崽率最高的一头才下了五头,就这五头也才存活了三头下来” 老太太碎碎念,她可是整个公社出了名的会养猪! 以前吧,都朝着养肥猪去了。 头一回如此大批量的养母猪,几十年的经验不好用了。 好不容易听到固县来了这么一位兽医高手,他们怎能不来叨扰? 尤兽医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母猪这个种类,不是挺能生的么? 好像她几日前接生的那头母猪,也只下了四头猪崽子! 难道是这个黑土猪的品种不行? 结果。 一问细节,才知道了。 如今采用的还是最原始的配种方式——自然交配! 大队长将手里攥着的,一张发黄的人民日报递到尤大娘子跟前。 头版头条,是关于桂省桂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人工母猪受精的报道。 看日期,还是五年前的报道! 也不知为何至今也没有推广成功。 大队长满含希冀的望着她:“尤兽医,俺们打听过了,主要还是技术不过关,采集到的优质猪种,在运输过程中就失去了活性,各地的兽医站又没有学会这门技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