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八仙过海闹罗汉(上)-《正味记》
第(2/3)页
赵老太爷掀起帘子,眯眼看着远处,直到车夫叫到地方了,赵老太爷才回过神。
乡村的泥土路在炙热的阳光下已然裂开,悄然无声地延伸很远。
唯一让人醒目的却是座青石牌坊,坐北朝南,中间高两边低,单檐上翘,中间大书“榜眼”二字。
“这是……”
赵老太爷默默地走上前,伸手拍了拍立柱笑着道:“这是我的。”又指着间隔不远的一座牌坊道,“那是你叔父的。”
赵希厚搀扶着赵老太爷从牌坊下走过。一大片的黄土路,只有牌坊正下方铺了青砖。也许是年代久远,有些都不平了。
凹凸不平的青砖路一直延伸到一处茅草房前。赵老太爷小心翼翼地推开木门,摸了摸篱笆,重新绑紧了线绳。
环视一圈后,许久才道:“你去打了水,把屋里擦擦。”
赵希厚只得应了,出门到不远的水塘里提了水,将草堂里的桌椅擦拭个遍。
赵老太爷轻声道:“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你父亲三兄弟也是在这里生的。这才是咱们赵家的老宅。也是祖辈留下来最值钱的地方了。我原先在这里读书做文章,你曾祖母同祖母便在这做活计。那时候家里很穷,连我半夜读书饿了,吃十几粒煮黄豆都奢侈,唯有我刻苦读书,才能改变下顿不着的境况。我一心想着中状元光宗耀祖的,可是却得了榜眼。
你方才说的也对,自古状元虽多,连中三元者不过十数人,连中六元者,唯有本朝黄伯澜。我就是差那么一点成连中三元,我没成为状元,不是因为文章不好,而是因为皇上说我的字不如彭有祺。他的字的确比我的好,我也认了,只是但以书法论状元。我心里毕竟有遗憾,不服气。所以整颗心都挂在你父亲三兄弟身上。你大伯二甲一名;你父亲是会元,最后居然是三甲;到了你三叔这里,又是个榜眼。我也说过,那不怪别的,是他文章没写好。三个孩子都给了我希望,也叫我所有的希望破灭。
所以,我的希望就落在你身上了。”
赵希厚默默地擦拭着桌椅并不作声。
眼见座椅都擦拭一净,赵老太爷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撩起衣摆,颤颤巍巍地对着大桌正中间的神主位行三跪九叩大礼,默念了许久才退了出去。
*
赵二太太站在穿衣镜前不时侧身,仔细打量衣着,满口地吩咐丫鬟快些。
金莺替她打理衣领,细心地别上一枚饰物,笑着道:“人都已经请来了,就等老太爷了。”
“三少爷,三儿人呢?”
玉簪儿上前道:“去找了,老太爷那并没有人。”
“府里呢?别的地方呢?”
玉簪儿道:“已然去找了,都说没见着。”
赵二太太急道:“那还不快派人去找,这都什么时候了?”
一声令下,屋里的下人蜂拥而出,四下去寻。各个都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只是挨着个儿的将府里挨个扒了个遍。可是哪里能找到,无奈只得拉了赵老太爷跟前的小厮过来回话。
溪墨跪在廊檐下,隔着竹帘道:“老太爷带三少爷出去了,去什么地方并不知道。”
“你是死人?还不快出去找?找不到人我揭了你的皮。”
溪墨浑身一抖,手脚酥软,连滚带爬着跑了出去。
赵二太太凤眼一横:“把看门的给我捆到马棚子里,等明儿再罚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