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八宝豆腐-《正味记》
第(3/3)页
“给自己做厨子。王叔在南京城开了一家大酒楼!在这南京城如今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光是灶上的大厨子就有十几个,你要是想去,后……明日我就带你去。”
数一数二……
赵希厚干笑两声:“我也不清楚王叔怎么能做那么大的生意,好像是他们认识个大商人,帮衬了一些。生意做的很好,王叔的手艺不用我多说。咱们南直隶今年万寿节献艺去的两个厨子里面就有一个是她乐民楼的人,是王叔的徒弟。”
赵希筠点点头:“你说了这半天,也没说瑞雪半个字。”
“她?!哦!也就是那样。没以前好玩了。以前我说要去哪里,她都跟我去,现在又是这个又是那个。我上回跟她说爷爷同你要来,她马上就对我说,你不回去读书,你就不怕老太爷教训你。你听听,你听听,太太都没这么说过我,偏她啰哩啰唆的!”
听着赵希厚的抱怨,赵希筠忍不住笑了,她掩口道:“还不是怕你又连累她了!”
“怎么会。”赵希厚摇摇头,“我也只同你一个人说了,家里的我都没告诉。”他随即冷笑一声,“谁知道我身边都是些什么人。我这里才出点事情,太太那边就知道了。”
赵希筠也想起当年的事情,那些事情发生的都太巧,太巧了。如果不是有人说出去,二伯母怎么可能知道的那么快,那么的清楚。
一时间两个人都沉默了。
最后还是赵希厚打破了寂静:“爷爷怎么会把子谈也带了来?我问了他他也不肯说,爷爷却说过来同我一起读书。”赵希厚怎么想都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巴巴的把别人带来做什么?
“爷爷说邱大哥月后要参加乡试。他家里困难,还不如同咱们一起来,在二伯这住下,也不用他想住店吃饭的费用,还能好好的用功。爷爷很看重他,说他金榜题名不过是年头的事。而且我们来南京没人送也不是什么好事。”
赵希筠淡淡的解释着。
赵希厚耸耸肩。赵希筠说的他都听过一遍,没有新意。他才不认为会这么简单。
“那等晚上我们去见了爷爷。明日咱们去乐民楼,你们也可以见见。我已经交待了那里的厨子做了对爷爷牙口的菜色。”
不过是两年多,赵老太爷的牙越发的不好了。方才的家宴,不过是拣些豆腐、鱼吃,而且吃的数量也有限,那个八宝豆腐爷爷不过只动了一口,想来是睐娘搁了许多鱿鱼海参,做的油大了。乐民楼的鱼圆,文思豆腐这样清淡的一定对爷爷的牙口。
*
八宝豆腐:杭州菜。《随园食单》记载:“王太守八宝豆腐”原为宫廷御膳菜,康熙皇帝作为恩赏,赐于尚书徐健庵,尚书的门生楼村先生又将此法传给其孙王太守,故名。建国后,杭州的名厨师根据此书记载,对其进行研究仿制,发展成富有特色的杭州菜。
但是《随园食单》中的八宝豆腐不像现在的放里鱿鱼之类不适合三高的老年人吃。而是加入了香菇、松子仁、瓜子仁、虾米更适合老年人吃的食品。
所以,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病的还是不要沾鱿鱼。
【……第一百零七章 八宝豆腐 --绿@色#小¥说&网--网文字更新最快……】@!!【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