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脆鳝-《正味记》


    第(2/3)页

    迎光透视,素衣高髻,竟似易安居士端坐石中。

    赵老太爷忍不出连连称奇,命赵希厚拿近些,好让自己仔细地瞧上一瞧。把玩了一会儿,赵老太爷爱不释手地放回了水盆之中,笑着对赵希厚道:“果然是好东西。”

    “老太爷请帮我再看看旁的。我却是一点也不懂,放着可惜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崔怀光居然过来了。他换了一身青色长衫,穿在他身上没了以往的精明能干,反倒是有些儒雅。

    赵老太爷望向了赵希厚,让他介绍一二。

    崔怀光忙抢身上前:“晚辈崔怀光,是这家酒楼的掌柜的。赵老太爷既然懂石,且再看看。”说话间,他已经命学徒取来旁的螺子石。

    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的螺子石让赵老太爷爱不释手,一时兴起,挥笔留下——“不见女娲补天几千秋,犹有遗石存山丘。”

    崔怀光早就盼望着赵老太爷能来他的店,若是能留个字什么的最好,当他发现赵老太爷对螺子石甚是感兴趣,忙取来店里的螺子石,请他一一观赏,没想到真的留下一副墨宝。

    他笑眯眯地命伙计将墨迹捧下去,小心叫人装裱笑着问道:“您是再歇歇还是上菜?”

    赵老太爷听着赵希筠为他念水头牌,听到最后他有些头大了,侧了脸问道:“你只说这里好的吧。我听三孙说,你这里的鱼圆汤不错,还有那个螺子石汤圆。”

    “是。鱼圆汤赵公子已经交待了,还有这个文思豆腐也是很好的。只是这两样都是汤水,不如尝尝脆鳝?甜中带咸,还有一丝酥脆。您尝尝咱们这的问政山笋做的如何?赵公子早些为您点了一道大煮干丝,清炒蕨菜,苔蘑爆腌白菜炒面筋,野意油炸果,葱椒鱼。”

    赵老太爷点点头:“这样就很好了,我们四个都吃不完。”他忽而笑着对崔怀光道,“我看你的打扮,倒像是读书人。”

    崔怀光笑道:“我原先过了童试。不过却不是那块料,考了十几年还只是个童生,还不如出来早早的养家。”

    赵老太爷点点头。像崔怀光这样读过书的人,会出来做生意,这在附近的几个县是常识。当地人非但不已读书人做商人为耻,还成群结对的从商。令赵老太爷不解的是,那些个商宦却不许自家子孙从商,但凡在学问上有一点出息的,他们会千方百计地督促子弟应试为官。譬如在全椒的县学还是附近府县的商人出钱修筑,资助贫寒学子读书。这……赵老太爷却是不懂了,商人重利,到了这里却变了另一个样子。

    “难怪我看这布置的那么雅致,若是这里再放几个架子摆上书,我还真以为进了书房了。爷爷,您瞧瞧这的字。”赵希筠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字,示意赵老太爷去瞧。她从一进门就瞧见这幅字了,字写的真好。

    赵老太爷眯着眼瞧了瞧:“三孙,你也瞧瞧。”

    赵希厚一见那副字,抱怨地望向了崔怀光。怎么会把他的字挂在这,这下叫爷爷知道了,又要教训他了。

    崔怀光一见赵希厚的脸色不好,忙道:“这是我找人仿的。不是什么好字,这就取下来……”崔怀光示意伙计赶紧把字幅取下。

    “慢着。”赵老太爷制止了伙计的动作,走近了仔细看。虽然这字随意很多,一气呵成,无限的畅快。与赵希厚平日的字迹相差甚大,可是他却在笔锋之间发现了相似之处,“你的字怎么会在这?”

    “这不是我的字。”赵希厚忙反驳着。完蛋了。

    崔怀光忙道:“是旁人仿,仿的赵公子……”

    “不对。”赵老太爷盯着字幅,断然否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