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之前已给两位老人家两万块,加上买房的一万八千。 房子过几日是要过户给两位老人家的,相当于曹学雅付了将近十二万块。 对她来讲,这笔钱不少了。 当然,若那些匣子里的东西放在十几二十年后一定是远远超过这个价格。 但现在毕竟只是90年代。 而且现在这两位老人家的情况,有些不同寻常。 她接受了匣子里的东西,也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且他们三人并不是说搬离后就高枕无忧,这期间丁兆兴的事还需要她去处理。 要知道,毕竟都在省城,丁兆兴要是下死力气,还是能找到他们。 特别是金白竹,一旦生病住院,将极易被发现。 此时搬到这里,也是希望,打一个时间差。 若是丁兆兴继续不依不饶的寻找他们,她有充分的时间去处理。 因此综合衡量后,给这个金额。 她做事但凭本心,并不觉得亏欠。 她也知道,若这些匣子不给她,老两口甚至可能得不到多少钱。 但她也从没想过趁人之危。 两位老人家看到曹学雅递过来的纸包后,也是一瞬间就明白了什么。 当然明确拒绝接收。 在他们看来,之前给的两万块加上给他们做的这相应的安排,这姑娘已经做的足够多,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对于他们来说,若这匣子中的东西不给曹学雅,被丁兆兴等人得去,他们不敢想象那种情况。 甚至可能只能象征性的得到千儿八百的。 如何能和现在相比。 特别是,现在曹学雅又给了这厚厚一沓钱。 两位老人家虽然言辞拒绝,但曹学雅却不动如山,坚决不同意将这钱收回来。 那些匣子里的物件,她虽然并没有仔细看,但也大致看出来有七八件。 最终她如愿的走出了金家大门,将那八万块钱放在了客厅的桌子上。 她知道有了这笔钱后,老两口在这个年代,若不随意乱花或有大笔的支出,想来一定能够安度余生,安享晚年。 这是她给他们的最大保障。 而曹学雅走后,两位老人家就静静的坐在客厅里,眼睛紧紧盯着桌子上那用报纸包着的厚厚一沓钱。 良久无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