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竟,以后的拆迁可都是按照面积来统计的,自建房的面积,大多都很是宽敞。 前院后院等,加起来可是能够顶上现在商品房的几套房屋的面积了。 她记得后来,就听说很多自家建造的房子,有的拆迁分到了五六套房子,有的甚至分到了七八套。 按照当时的房价来说,这么些房子,可是一笔巨大的财产。 因为拆迁,当时可是造就了很大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可以说,房子是当时大多数人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 而且,考虑到距离与个人的喜好,她还是倾向于农村的自建房。 “大妈,你看,我们也都是农民出身,住不惯那些商品房,我们家就喜欢这些自家建造的房子,您看,附近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那大妈听到这姑娘如此说,顿时拍了一把大腿,这彻底语重心长的开口道: “是啊,姑娘,那些个房子,住着有什么意思,跟个鸡笼似的狭小,哪里有我们自家的房子住的敞亮,还是姑娘你有眼光。”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歪头想了想。 连剥着毛豆的手,都停了下来。 半晌,这才有些不确定的开口道: “姑娘,咱们这边,对外卖房子的可不多,一般自己家的房子都住不过来呢,哪还会对外卖。 不过,偶有卖的也是一些华大的教师家的亲属。” 曹学雅听到这,眼神有些疑惑的看向大妈。 大妈见她不明白,这才细细的解释起来。 原来他们这片的自建房,大多是附近原来的村民们自家建造的。 但随着华大的规模越来越大,很有些华大的教师,并不是本地,而是外地投奔过来或者孩子大了,教师宿舍住不下了,这才向外发展。 而他们附近的房子,就是这些人的首要考虑目标。 因此,他们所在地区域,也有一些住户,就是与华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听明白后,她理解的点了点头。 没多久,大妈突然眼睛一亮,这才有些惊喜的看向曹学雅: “别说,我还真想起来,前几日我听吴老三家的说起,说他们家邻居,最近在乒乒乓乓的收拾行李,吴老三怀疑他们要搬家。 不过却没听说,他们那家房子要对外卖的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