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雷霆手段-《烟火岁月》


    第(2/3)页

    一位副市长气得直拍桌子:“这简直是打我们的脸!”

    影响可不止这些,市政府是城市的脸面,每天要接待上级领导、外地代表团、外商考察团。可是现在,客人还没进大楼,先听到的是愤怒的喊声,看到的是乱糟糟的场面。这个样子,能不影响经济发展吗?

    外面堵门上访,市委大楼里正在开会。市委常委会上,市委张海峰书记语气沉重:“不能再拖了。塑料厂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和平市长,你亲自过问一下吧,各部门都要全力配合,这涉及到我们太平市安定团结的大局,涉及到能否招商引资的大事。”

    市长李和平当场表态:“按照张书记的指示,我一定全力以赴,尽快解决,绝不能让塑料厂的事情拖全市的后腿。”

    说是解决,实际上,当时华山只有一条路。兼并,成了唯一的出路。

    那会儿的太平市,纺织行业和医药行业是市里的两大龙头支柱产业。有人提议让纺织企业接手,可十几家国有纺织企业都在忙着改制,正在寻找新路和生路。市场竞争太激烈了,纺织企业自己又一大堆问题,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职工众多、管理混乱,这么多问题凑一块儿,好多职工也都下了岗,没了工作。企业连年亏损,账上的资金,连刚上学的小学生都能数得过来。自己还顾不过来呢,这些纺织企业哪还有心力去兼并塑料厂?简直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又有人提议让药厂来接管,太平市的十几家药厂效益确实不错,有能力办这事儿。报到上边,领导头摇得像个拨浪鼓,立马就否定了:“药厂那股味道儿,十里地外都能闻得见。上级领导来视察,外地客商来谈判,还没进市委市政府的门,就熏个半死,那像什么话?太影响太平市的形象了!”

    方案一个个被否决,市领导们也急得团团转。

    就在这时候,太平市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南方的螳螂集团想在北方建厂。

    螳螂集团是国内冰箱行业的大佬,牌子响,技术先进。要是能引进到太平,不光能带来大笔投资,还能拉动上下游产业链,关键是能直接或间接创造出上万个就业岗位。这对正在转型的太平市来说,简直是场及时雨。

    主管工业的王学兵副市长,为这事儿费尽了心血。他知道,这不光是城市发展的机会,更是他个人事业前途的关键一步。为了招待螳螂集团老总李云,他亲自作陪,酒桌上真刀真枪地喝,一杯接一杯干,喝到跑去洗手间呕吐,就为留个好印象,把螳螂集团拉到太平市投资兴业。

    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塑料厂的职工又上街了,把市政府大门堵了个严严实实。

    市长李和平这天早晨一进办公室,脸就沉了下来。他猛地一拍桌子,对秘书吼道:“通知王副市长和各相关部门,十分钟后开会!”

    齐秘书心里一紧,本来想说“是不是时间太紧”,可一看市长那张铁青的脸,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赶紧打电话通知各部门。

    十分钟后,会议室里只坐了一半不到的局长。王学兵副市长刚到,李和平就冷着脸说:“开会,不等了。现在比通知时间晚了五分钟,再来的人站着听。”

    他环视全场,语气急促:“今天有两个事。一是工作状态问题,现在是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候,要是市里的局长连按时开会都做不到,”他指着左边墙上的标语,“还谈什么‘夙夜为公,勤政为民’?又指右边,“更别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