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姬浩-《姬唐》


    第(2/3)页

    八大都督府成立,本来还想等大军一走,就反击的世家大族彻底没了脾气。

    大军是走了,但自家门口却来了一座军营,还是十六卫的精锐大军。这下有些想跳出来搞事的人也偃旗息鼓,不敢造次!

    姬松也是惊叹李世民的大气魄,自己不过是随口一说,也就没当回事。没想到人家却将其彻底完善。

    不但贴合实际,还彻底完善轮换制度。

    大批军队换装,这很大程度给了李世民和朝堂诸公底气。

    这时候披甲军队和没披甲军队是完全不同的, 汉朝为什么说一汉当五胡?还不就就是汉朝鼎盛时期的军队披甲率达到了快一半的原因。

    现在大唐钢铁产量有史以来最高, 产量质量都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明州,登州,宣州叁大经济区更是给大唐带来了大量钱财。更不要说在打通河西走廊,凿空西域之后,通商所带来的受益。

    如此种种,大唐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物资工匠不缺。这就导致了府库中积存了大量的兵器铠甲。

    这次换装,大唐的军队战斗力算是彻底抬了一个台阶,军事力量也算是达到了一个顶峰。

    李世民磨刀霍霍,正等着建立不世之功。

    《寰宇图志》给了皇帝和老将们新的契机,又重新唤起了皇帝的雄心壮志。李世民得位不正,更是想要证明自己。

    而远超前人的千古功绩就是最好的证明,恰恰姬松给了他们这个机会。

    与其在国内不断内耗,还不如打出去,算是转移注意力了,这可是后世某国的拿手好戏。

    只要国内矛盾无法协调,那就对外发生战争。只要胜了,所有的问题都将缝纫而解。

    就算不能,也能大大减少内耗和延迟矛盾爆发时间,给众人解决的时间。

    刚刚收拾了世家,要是不转移注意力,不知道还要闹出什么幺蛾子呢。现在好了,大家还是先建功立业的好,其他的以后有机会再说。

    大唐最重军功,想要马上封侯的人可不是一点半点。以前是没机会,他们也就只能在现有的资源上你争我抢。

    现在机会来了,这要是还把我不住,那就是愚蠢了。

    可别把大唐的书生看做是宋明时期的文人,这时候士大夫的血性还没有被阉割。

    骑马上战场的事,可不全是武将的事。

    只要有需要,他们随时可以上马作战,不比一般武将差。

    加上现在太白书院提倡文武同修,课余之时,都会打磨武艺,时常还有军事训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