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不能有差池-《不安的妻子》
第(2/3)页
随后她像是在解释似的跟我说道:“你别误会,吴攀知道我来首都了,也就是尽尽地主之谊,他知道我跟他没可能的,所以他已经死心了。”
韩念之这一番解释,我感觉对我而言稍微有些多余了。
她要跟谁一起吃饭,跟谁约会,完全没有必要跟我交代,我与她,不过就是同事,或者是比同事关系要更深入一些的那种朋友关系。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通力合作。
但私底下,她做什么,其实都不必向我汇报。
不过我还是很平静地点点头,只听我对韩念之说道:“吃饭很正常,作为那么多年的老同学,这也是应该的。”
韩念之嗯了一声:“那天我应邀去吃饭,发现吴攀不是单独请我一个人,同行的还有他的同事,台上的这个人当时也在场。”
“他也在……”
听到这里,我伸长了脖子。
抬眼看向台上的这个男人,只见他带着一副眼睛,微胖,大概三十六七岁,看着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
“没错,这人叫徐良,是设计院的副总工程师,他是吴攀的学长,能力很强,这次高尔夫项目就是他主导设计的。”
听到这里,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我说:“念之,听你的意思,这高尔夫项目的招标,就是徐良介绍你来的?”
韩念之点点头:“算是吧,徐良在听说我以后会在首都做投资的一些具体工作,就跟我提出了这个项目。当时吴攀一听,其实并不赞成我去,他清楚我这样的公司规模,在南山市虽然还可以,但在首都根本就成不了什么气候,但是徐良却觉得,我应该来。”
我问:“为什么?”
韩念之若有所思地说着:“徐良说,原因很简单,资本性的公司,都不是靠一步步积累成功的,他说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逮着机会往上走的,这些年,徐良见过太多人,从一文不名,一下子飞跃上层,所以,他认为机遇其实比努力更重要,把握机遇,原本停滞不前闭门造成重要。”
我禁不住在心里,对这个徐良表示认可。
看来,大城市的人,在首都是工作的人,眼界与对世界的认知度,都是我们这种小地方来的人,不可比拟的。
只是我不太明白的是,为什么韩念之会从徐良的表情上,就看出这事儿要黄了。
就在我要问什么的时候,正在台上神采飞扬的主持人,突然得到了旁人的示意,她果然回头看了一眼坐在身后的几个人。
只见徐良板着脸起身,拿起桌子上的文件资料,就愤愤地走下来头。
现场突然一片哗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