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他不知道,就在这时,在西虹市的某次文化活动研讨会上。 中大的著名学者袁圭姿发表了对获得新理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作品的看法。 四十岁的袁圭姿外号炮王。 他一向以正义,和言辞激烈著称。 袁圭姿在面对西虹市日报的采访,侃侃而谈道:“我也阅读了那篇文章,不得不说文章的笔触老练,对世界和人性的探讨深刻,我自认都难以写出。但也正因为此,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能够写的出来的。” 接着他就话锋一转,评论道:“这年头的人啊,太急功近利!要知道成功都不是侥幸的。有句话怎么说的,你可以撒一次谎,但你无法撒一辈子的谎!我建议大赛有关方面应对这篇文章到底出自何人之手,进行严肃认真的调查,这也是对其他参赛者的公平公正。” 这货忽然丢出大料,西虹市日报的记者回去就发布消息。 一石激起千层浪。 要说西虹市电视台向来也以犀利著称,他们抓话题从来是一把好手。 袁圭姿既开炮,日报也敢报导。 西虹市电视台著名的“立涛热点新闻”便在次日晚上就此事打着“合理质疑”的旗号进行讨论。 西虹市电视台是辐射整个国家的电视台。 他们一带节奏热闹顿时大了。 要知道参赛的许多学生都是冲高考加分来的。 这些孩子单纯,背后的家长却不简单。 他们如今看到这个复盘的机会立刻跟上。 于是许多人都开始信口开河的抨击评委是暗箱操作,又声讨陈别江是有人代笔的。 最终不知是谁竟挖出陈别江父亲陈道亮的身份,有人干脆定论说,其实这是陈别江的老子写的文章,让儿子背下然后发表的。 这件事越演越烈后,西虹市电视台还派出记者前往江城,要采访当事人。 但在他们接触到陈别江之前。 先炸的却是懵懂杂志社等主办方以及评委们。 说起来文化人虽然性情散漫,但杂志社到底是场生意,文人的浪漫和商人的谨慎结合起来,做事就很细致。 主办方很快公开评选全过程的录像,第一时间摘除“暗箱操作”的嫌疑。 不过对于文章是不是陈别江写的这个问题,主办方也避而不谈,只说鉴于社会舆论,大赛之后还将进行一场复赛以确定最后的排名。 其实这无形中又是对陈别江的一次暴击。 这下,那些家长们和某些好事之徒都更兴奋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