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九章 青州自古多艰辛-《九死经》
第(3/3)页
“原本为刘府小姐求医问药的,还是往皇城里去的,可这么些年也没见个好转,依老汉看啊,这刘小小姐得的病极不寻常的,就不是凡人得的,怕是刘家冲撞了哪路神仙,这才有此祸患的!”
左君一身素衣白服,怀中抱着渔鼓,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这个农家老汉扯闲篇。
“三年前,来了几位仙人,老汉那是看的真真的,从天上飞下来的,那可真是仙人啊!进了刘府没半个时辰就没命的往外跑,连袍子掉地上都不管不顾的。”老汉擦着手里的瓷碗,绘声绘色的说道。
左君将手中的碗递给老汉,笑着说道:“老人家果然是见识广阔,小生今日算是开了眼界了,您家的醪糟味道绝了,再来上一碗!”
听到左君夸赞自己的醪糟,老汉脸上立马笑开了花,笑道:“小相公一看就知道是读书人,这青州城那个不知道我李老汉的醪糟好?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少说八百年了!”说着结果瓷碗给左君换了个大碗,盛的满满的。
“老李头,你个老东西,成天就见你在这吹嘘,刘家的事情出了多久就被你念叨多久,这样碎嘴,也不怕死了烂舌头!又在骗人家小后生!”一个同样穿着破衣烂衫的老头提溜着葫芦一摇三晃的走了过来,将葫芦往李老汉怀里一扔,说了声装满,便坐到一旁纳凉。
“狗日的郭瘸子,你欠老子的醪糟钱怕是多了些吧?”李老汉骂了一声,接过葫芦来给这姓郭的老汉装了一葫芦。
“记着呢,一旬一结,还有三天,忘不了!”郭瘸子接过葫芦美滋滋的咂了一口,看着左君说道:“小相公看着面生,怕是外地来的吧?”
左君喝着碗里的醪糟,笑着回道:“老人家好眼力,晚生是游学的学生,路经青州来歇歇脚。”
郭瘸子晃着手里的葫芦,摆了摆手道:“好好地游学,来青州做什么?这鸟不生蛋的地方有什么好的?听老汉的,去京城,哪里才是你这样的读书人该去的地方。”
左君笑道:“您说的正是,京城繁华,正应该去看看。”转头对正在收拾摊子的李老汉说道:“老人家,刚才您说了一半,那刘家现在又如何了?”
没等李老汉开口,郭瘸子插嘴道:“那刘家有今日都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活该他家断子绝孙!都是老天降下的报应!”
李老汉听了这话顿时激灵了一下,不动声色的在周围看了看,低头对靠坐在摊子上的郭瘸子骂了一声:“狗日的,喝了两口黄尿就撒癫,你不要命,老子还没活够呢!”
“怕他个鸟!老子躺在这犄角旮旯的,他姓刘的还能咬了老子的鸟去?”郭瘸子脸上带着愤愤之色,眼中似有几分悲凉之意,艰难的站了起来,甩着手中的葫芦,头也不回的走了。
见此情形,左君心中一动,看这样子,这郭瘸子对刘家怨念不小,说不定知道的比李老汉更多些。
左君放下手里的碗,有些疑惑的问李老汉道:“老人家,这是怎么了?为何说这话还能把性命丢了?”
李老汉看着走远的郭瘸子叹了口气,悄声对左君说道:“小相公不知道,在这青州城中刘家可以说是只手遮天,城中刺史都不敢得罪刘家。这些年来,刘家人在这城中作威作福,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可以说是坏事做绝了。就连青州城中姓刘的,即便是不沾亲不带故的,旁人也不敢轻易招惹。”
左君露出一脸的激愤,道:“如此人家,真真是辜负圣恩!”愤慨完之后,又问道:“那怎么连提都不能提么?”
李老汉一脸小后生不知世事的神情,道:“我们平日里说说刘家小姐的病情也就罢了,毕竟哪位小姐每次犯起病来动静不是一般的大,满城的百姓都知道,瞒是瞒不住的,但人家也不屑于和我等升斗小民一般计较。但若是出言咒骂叫刘家人听见了,脱层皮都是轻的,这些年有多少人都是因为没管住自己那张嘴,让刘家人拿住了话把子,折腾的家破人亡?”
说完朝郭瘸子离开的方向努了努嘴,说道:“小相公你别看这人现在一副破落户的样子,当初他可算得上是青州城中的富户了,就是因为四年前,先皇大薨,新皇登基,朝廷下旨减免天下农户一成赋税,刘家没有照做,他在自己家炕头上骂了刘家两句违逆圣意,当夜就被刘府管家带兵抄了家,女眷全进了教坊司,为奴为妓,男丁可以说是死、走、逃、亡、伤。这些年来就剩了他一个,看着叫人瘆的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