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玉近之与吴见华商定后,草案提交到了公司办,讨论过程中,引起销售科强烈的反对:“这叫产品说明书?这是大学里写的短篇小说吧,不伦不类的,有人看才怪。不要拿大学时的眼光看待工作与销售,订货会没你这么玩的。” 讨论会不欢而散,厂办确定付印一千本四平八稳的产品说明书。我就不信这个邪,王近之咬了咬牙,向吴见华科长请示推销成功的话可以报销后,自个联系了学校,并请人制板印刷,二十本宣传册得整整四百元,近两个月的工资呀,肉痛,就当作上月临安的钱掉新安江里了,王近之一咬牙,狠了狠心付给对方。 实验室中,自个动手压模着十种配方共两百张的塑料薄板。压模是个吃力活,手工配方,在近二百度的温度下在烧瓶里进行高分子聚合反应,毒烟呛喉,融熔后再用压模机一张张手工压出。一周后,万事兼备,等着出发。 任何创新都是顶着压力前进的,但十几二十几年后回顾,对于人情世故,真的是懂得太少了,现在呢,还不是一样的不懂? (本章完) 第40章 备战电缆料订货会 怎样才能把产品销出去?王近之与吴见华坐在在老供销徐科长的小店里,拆了几包油炸小鱼干,生米与兰豆,就着啤酒请教着,答曰:“一起喝酒,一起打牌,一起泡吧。”说到泡吧两个字时,徐科长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别教坏了小王。”吴科长端起酒瓶猛喝了一大口,“说点实在的,会议上怎么样才能快速地结识陌生人。” “你以为是领导轮流发言啊,订货会就是一个小商品市场,宣传材料满桌摆,名片满天飞,找客户接触一点也不困难,困难的是感情投资。”徐科长一付老江湖嘴脸。“这跟临安销货不一样的,人家是国企,下面的业务员总得有利才会向你购货吧。” 正道才是王道,从徐科长的小店出来,吴见华与王近之在大坝上坐下,讨论了一下参加订货会的细节,名片是不可省的,先印几盒,宣传资料怎么搞?这有点难。没有电脑的时代,一切都依靠手工,排版套色等开版费极费钱,份数太少,人家印刷厂根本就不干。 “对了,学校印试卷每次也就几十张百来张的,我们可以试着找一找这门路,印刷质量也差不到那儿去。”王近之一拍脑袋,“我们广播室的林夕他父亲就是梅州中学的老师,可以找她想一想办法。” “哟,连人家父亲做什么都打听清楚了,有戏。”吴见华打趣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