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近水楼台水中月-《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2/3)页
近水楼台先得月,那月却是水中月,触手即破,马厂长也拉不下面子再向总厂宣厂长打招呼。回过头来吩咐:“供销科与技术科,你们两个部门一起明天到双氧水厂走一走,务必把订单拿下,他们不是要保证吗,我给你们一个特权,可以答应他们用完后付款。具体问题你们几个再仔细讨论讨论。”说完,马厂长离开了会议室,留下吴科长与施科长大眼瞪小眼。
老大的话就是命令,不干也得干,怎么干?尽力而为吧。第二天,吴科长施科长等到达双氧水分厂,肖厂长十分客气:“总厂领导都发言了,我们总得给你们面子,就先拉一吨过来吧。”
当天下午,一吨磷酸三辛酯运到双氧水分厂。
以希望而生的人,结局可能是绝望,以绝望而生的人,这一辈子从来没有活过。
(本章完)
第87章 近水楼台水中月
心情再糟,工作总得继续,王近之整理了青岛之行的文件,形成汇报材料。
吴见华王近之青岛回来了,施科长这一周主攻同一集团的化肥厂双氧水车间,想必也卓有成效吧?马厂长召集两路人马,探讨产品销售前途。
吴见华汇报了青岛之行中与双氧水研究所的合作进展,并把合同归档。
“好是好,可研究所每年能有几个新建的双氧水厂项目,有了又如何保证订单是给我们的呢?”马厂长提出疑问。这确实是个问题,每上一个新双氧水厂就会有七十吨到二百吨的磷酸三辛酯订单,天上掉下大肥肉大家都会去抢,与研究所与的合同并不具备双向的束缚力,落谁家谁也不知道。另外,订单得到前你无法备货,怕资金积压,订单一但确定得短期内交货,生产压力极大,至少,工厂无法根据这个合同组织生产。
拿到手的只是一个希望,而不是一张实实在在的订单。以希望而生的人,结局可能是绝望,以绝望而生的人,这一辈子从来没有活过。王近之想站起来补充说明几句,吴见华按住肩膀双眼示意了一下,不让起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