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元旦酒会-《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2/3)页

    大才女怎么成了娱乐小报的记者了?交谈之下,得知毕业后,沈纤婧先是分配到粮食局,每天的工作就是出出黑板报,写写简迅,一年后,粮食局精简机构,“有什么办法呢?被精简了,只能停薪留职在杭州找了份小报记者的工作,虽然辛苦,钱也不多,但专业对口,只是有上一顿没下一顿的,家里老催着我回去找份安稳的工作。”他乡遇故友,沈纤婧倒出满肚子的苦水。

    王近之在梅州数年,故事足够写一部小说了,可是与报社布置给沈纤婧的釆访主题不符。

    “要不,改天你做我的釆访对象吧,有事随时呼我哦。”沈纤婧热情地留下她的bb机号码。

    又一次的偶遇,只能说世界真小。

    (本章完)

    第121章  元旦酒会

    王近之原本确定元旦以后再到招商局上班的,突然接到了尹相水老总的通知。元旦晚上立即出差到杭州参加一个招商沙龙。

    还没进单位报到就代表单位出差,这与叫一个瞎子探路有什么差别?什么性质的,究竟要我们做什么,尹老总也没说,就说穿上最好的衣服,带上宣传资料一起出差到杭州来,其他见面再说。

    最好的衣服,学生仔哪有什么好衣服呀?没办法只有翻箱倒柜的在父亲的衣柜中找。改革开放年,西装代表着改,要不,穿父亲的西服去吧,王近之想了一想。

    王药师的骨架比儿子的更大,并不十分合体,可只能这样了。职务没定,根本无法印名片。就这么急匆匆的赶到了杭州黄龙宾馆。

    到宾馆见到尹老总才清楚这是一次与各高校的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及各大企业中层一起上课的上岗前的突击培训。

    “为什么要让大家参加这次培训,直白地说就是洗脑,让你们的东方大脑中吸收一些西方大脑的思考方式,与国际接规。”尹老总集中了刚招工的招商局成员进行上岗前的总动员。“你们都是经过我亲自考察的各企事业的精英,招商工作的本质是人与人打交道,让受西方教育的人甘心在东方的土地上投资,关健就在于你能用他们的方式与他们交流。”

    元旦夜的晚上,第一场的沙龙在西餐厅举办。西餐自助餐,在九十年代对大部分人还是件稀罕的事件,王近之因西装不合体,加上鞋子与衣服又不匹配,怕丢人现眼,选择了一个角落静静地吃着牛排,自顾自地翻开一本诗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