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无形资产评价-《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3/3)页
“我看是否以大专院校的合成技术转让价加上公司试生产可能会产生的费用乘以一定的倍率作为产品评估的基本价格。”王近之提出自个的观点。
“小王的基本思路可行,在坐的好几位都是化工合成的行家,转让价与试生产费用价格可以比较准确的通过计算得到。可这个倍率怎么计算呢,是特别复杂的问题。”应副局长皱着眉头。“热门的产品倍率高一点也有人会要,冷门的产品倍率低也不见得承包者能够接受。”
“本次我们的讨论主题只有一个产品就是萘普生。我们是不是只回绕着这一个产品进行讨论,得出评估结论,其他产品日后再进行确定?”尹主任一看大家意见纷纭,起来作个和事佬。
“那么大家认为多少倍率比较好?高了没人要,低了万一有人告一状。说我们工作失误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再加上什么我们有没有受礼呀等等莫须有的事,我们就有可能因渎职罪而入狱。”应副局长愁容满面。
处于风口浪尖,这活不好干。但不干,岂不是对不起政府发放的六百元每月的工资啦?
“要不这样吧,我们把基本价格评估好以后交给政府领导决定。”尹主任提议。
“这不行,这是踢皮球,把责任又推给了政府。违背了政府成立招商局的初衷。我们在政府眼里的形象会大打折扣。”应副局长顿了顿手中的烟。
又一阵长时间的沉默。“要不我们采取投标制?固定资产以实评作为标底,产品技术以我们的评价价值作为标底,评价标准公开化,向投标者做出说明。”王近之想起了杭州的房地产投标,场面热烈,应当可以模仿一下。
“这个主意不错。”副局长一想,不是最后拍板就不承担法律责任。政府要的无形资产评估,我们也给出了结果。
产品技术的无形资产评价正式进入招商局的议事日程。
闭上双眼时最亮的天空也是一片黑暗,撑起眼皮时,最黑的黑暗也有一寸光亮。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