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减压蒸馏-《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1/3)页

    第194章  减压蒸馏

    环已甲酸的样品就放在卲厂长桌上,迟迟地没向客户寄出。领导有领导的烦恼,不仅仅得面对技术问题,还得面对人际关系的问题。

    从内心深处,邵厂长清楚产品是蒸馏还是结晶这件事上,对的人是王近之而不是大家心目中的权威苏老师,可一旦自个出面否认权威,带来的是后续技术合作方面的破局,这个后果企业无法承受。

    “要不,先中试蒸馏一批看一看效果,有了中试结论进行对比,说服力强。”朱朝火小心奕奕地在计划中试探卲厂长他们的底线。

    分层后,乳白色的油状物被抽入蒸馏釜开始减压蒸馏,先蒸出水份,然后,一个多小时没有出料,但蒸馏釜温一直在上升中,到达一百四十多度时,开始有产品蒸出,取样分析结果为产品,气相纯度99.96%。

    一直到结束,真空蒸馏都十分稳定,产品收率接近理论,反应釜底蒸至釜底目视液面搅拌不到,色泽还是浅黄色的。

    中试釜残色泽浅就代表着在这个温度条件下,没有发生任何为焦化聚合反应,产品蒸馏操作在产业化上是安全可靠的。

    三批试生产产品全部拉回来减压蒸了一次,得到摩尔收率百分之八十九。为什么偏低,是多次水洗与离心中,引起了物料损失,如一开始就釆取减压蒸馏法,那么,酸化分层一次就可以达到效果。

    办公室里,卲厂长电话告之苏老师中试蒸馏的结果,免提中,王近之听到那头传来的声音说:“这是多次水洗与离心,把大部分杂质除掉了,不然的话,极可能会出安全事故。”

    某些学术上的专家一旦固执起来,钻到牛角尖中,你就是用蓝翔挖掘机都挖不出来的,一个结构这么简单的产品,上百个小试与强化破坏实验,三批中试生产的结果放在眼前,还是不顾事实地认定有巨大的安全风险,一切的源头仅仅是个人与他人合著的一本化工书上提到了这个产品认为有风险。

    王近之有些恼火了,“我来负责继续试三料吧,每次蒸馏末期我都守反应釜边不走开,直到停止蒸馏为止。”没有任何办法验证,以身作则,这是唯一可让大家相信蒸馏是安全的办法。

    客户的电话不断地在催促中,到了大家不得不表态的时候了,离心则质量不接受,减压蒸则得罪苏老师。

    苏老师与车间生产的人并无接触,产线的车间主任才不理这事呢,表决结果,全体决定对产品进行减压蒸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