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车间工艺员-《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2/3)页

    邵厂长连忙跟了出去,大家面面相觑。半小时后,邵厂长回来了,没有对王近之提出严厉的批评,却当场宣布,环己甲酸产品生产工艺采取减压蒸馏,由王近之担任车间工艺员,前三十批亲自去到一线蒸馏。

    这场莫名其妙的争论中,王近之是胜了还是败了?技术上最终采取了王近之的意见,好象是胜了,可是,得罪了著名的教授,人际关系上绝对的完败。

    先是莫名其妙地得罪金厂长,现在,又得罪了苏教授,今后,轻旋对王近之绝对是地狱。

    就是地狱我也得坚持下去,自个选的路不能当逃兵,王近之的牛脾气一上来,暗暗地发誓。

    (本章完)

    第195章  车间工艺员

    中试三批合格了,高沸集中后单独减压蒸馏也十分顺利,没有出现任何焦化与突然发泡体积增大的现象。

    “大生产可以上蒸馏装置了吧?”讨论会的未期,王近之试探着提出这个建议,得到了朱朝火等产线人员的赞同。

    “必须得请示一下苏老师后再定,这个产品一开始就是苏老师推荐给我们厂的。”邱厂长态度十分坚决。

    原来是这样,这个倒确实有必要,对企业有恩,企业必须要对他表示必要的尊重。苏老师刚好在隔壁县里给另一个厂作新产品鉴定,第二天,来到了轻旋化工厂。

    “我相信你们的小试与中试结果,可是,大生产采取减压蒸馏,我个人持强烈的反对意见,根据海因里希法则,每一起严重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起较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现在,只有一些有限的数据,不能代表着生产安全。”苏老师突然抬出了一个新名词,大家听得一呆,海因里希法则是什么玩意儿,我们的产品选择结晶离必工艺还是蒸馏工艺与这个法规有关吗?

    刚好在梅州的化工厂里管理过车间,王近之有点发火了,这完全是对海因里希法则的曲解嘛。听到这里,王近之不假思索地站了起来,抗声发言:“海因里希的法规指的是安全管理,不是源头设计,我们通过了上百次的小试与多次中试已经从源头设计上证明这个产品减压蒸馏的稳定的。”

    “三百次未遂先兆才有一次事故,你做过三百次小试了吗,并且这个法则还有偶尔性,三百次指的是平均值,也许你的实验水平比较高一千次也碰不到,换个人几十次就碰到了事故,安全无小事。”苏老师满脸通红的站起来,放响声音,情绪激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