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吡咯试车-《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2/3)页

    王近之取样到实验室跟踪中,刘厂长的电话追了过来,“分析室都告诉我们了,说产品试生产已经成功,你这里为什么还没报出结果给我?”

    搞技术的人总是情商太低,早报不是,晚报也不是,只是为了保险些,小试蒸出产品,然后再折算成吡咯成品后再报的,变成了保守不及时上报。

    不过,只要项目成功,这一切都只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转眼就会烟消云散的,现在,只出了粗品,成品结果如何还是未知数呢。

    (本章完)

    第210章  吡咯试车

    “这是生产车间里的生产设备,拿来生产吡咯的,不是迪尼斯乐园里的恐龙怪兽,给大家逗乐的,现在,开始进式设生产。”经过数次检查后,王近之正式下令点火。

    煤油喷着火舌,呼的一下,又是呼的一下,象极了西方神话中的喷火巨龙。看到这个景象,所有操作工人都开心地哈哈大笑,厂里的大领导刘厂长却是在办公室里苦笑着。

    太多的流言,太多反馈意见传到他的耳中,让一个毫无气相反应器设计经验的毛头小伙子去设计了这么一个看起来就是笑话的生产设备能生产出产品?刘厂长的信心已经产生了动摇,自个支持他来搏一把的念头可能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错误。

    火点起来了,温度开始上升,并稳定到400至420度之间。稳定了一个小时以后,王近之指挥工人开启流量计开始进料。前十几分钟操作比较稳定,过了十几分钟,情况不对,温度很快地下降了十几度。怎么回事?应当是冷的料液到达反应器里,导致反应器被一下子冷却了。

    “快,加大鼓风机的气量,让温度升到规定的反应温度上。”王近之走到炉口,亲手操作着风门的开度。温度开始上升了,可一升又控不住这个势头,冲破了反应温度的高点。继续微调中,更致命的问题出现了,七个测温点的温度出现了很严重的不同步,最高点温度达到四百七十一度,最低点的温度只有三百九十八度,无论升温还是降温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升温则局部焦化,降温则局部原料没有转化。

    可是,料都已经进去了,无法停下来寻找原因,也没有退路,只有继续地让它反应下去,这一批产品制备完成后再分析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