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柳暗花不明-《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2/3)页

    “这样不行的,产品色泽不从本质上解决,迟早会出大的质量问题的。”王近之坚持自个的观点。

    “就这么着吧,实验室的钥匙交还给杨科长,工厂的决定,你持行就可以了。”刘厂长下了结论。

    产品航空快运出去了,王近之盯着私下里留下的样品,色泽就象是过了更年期的妇女,一天一天地变深着,两个星期后,估计产品到客户手上的时间点,王近之到仓库里私下地开封了一批没有发货完的成品,上表面的色泽明显地变成了与加氢处理前差不多的浅红色。这下糟了,王近之暗叹了一口气。

    供销科里,客户的信息也反馈回来了,产品色泽上下不均一,要退货。消息有如晴天霹雳,迅速传遍全厂。

    (本章完)

    第262章  柳暗不明

    第二天早上,小试样品由真空烘箱退出来了,虽然说色泽比没处理前浅了很多,但由表面开始变红的现象分析,这个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用不了多久,产品又会变成原来的样子。

    这样的结果向工厂汇报,很容易导致工厂误判而出现产品发出前色泽还好,一到客户手里又出现变色的现象。王近之想了想,召集课题组的五个人宣布:“这个技术推进是虚的,我们暂时保密,等待有真正的突破性进展后再向厂领导公布。”

    “色泽确实变浅了不少,如果运输途中再采取一些如低温保存,充氮等措施,客户收到产品时,色泽肯定会比前几批的好很多,我们不能作阶段性地汇报吗?”谢添很不可理解地提问。

    新分配的大学生潘智伟也极不可理解,接着这个话题说:“关键是我们目前找不到新的,更好的方法,拿这技术顶一顶也好,得到暂时的缓冲,不然,我们会被领导天天地催着,逼到死路的。”

    新产品的开发心理压力大,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这种已生产出产品放仓库的情况,退又没地退,放久了质量会进一步地变差,要是成为废品的话,损失就大了。目前,课题组的现状就是这样。

    “不是我不想,是不成熟的技术放到生产上,会成一辈子的拖累,最后还是产线承担,你们搞过车间管理就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了,让我再想一想,办法总比困难多,目前,暂时还是不要汇报的好。”王近之苦笑着摇了摇头,向他们示意实验继续着,暂时没有新的思路。

    “小王,听说你们的实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反式对氨基环己醇的色泽问题克服了,实验总结呢?”早上,刚下摩托车,在大门口碰到刘厂长笑着对王近之打招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