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安全事故-《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2/3)页

    刚才,从反式车间门口经过时。王近之只嗅到乙酸乙酯气与氯仿气,没有另外的强刺激性气味,凭这就可以确定,没有光气放出的可能性。可既然邵厂长有这个担心,保险些送医院总不错的,但如中毒原因不明,医院无法对症施治,同样会造成严重后果。

    急性氯仿中毒的处理就比较简单了,医院的氧气都是轻旋提供的呢。中毒工人吸氧几小时后,氯仿的麻醉作用消失,送医院肺部ct结果,没有出现水肿,证明工厂作氯仿中毒处理的方法是对路的。

    工作身体慢慢地恢复正常,不过,后遗症的消失得好几天,只能靠肝功能解毒。

    两位中毒工人的检查结果是转氨酶明显偏高,引起了其它操作工较大的反响,集体体检后,发现所有操作工的转氨酶都有偏高现象,最高达到170。

    赚钱是为了更健康地活着,这个工艺的毒性太大,又有麻醉性。操作工串联起来,要求工厂限期推进产品技术,确保工人肝功能不至于严重受损。

    (本章完)

    第268章  安全事故

    车间占大便宜了,真实收率水平与考核收率相比,起码有十五个百分点的裕量,生产上随随便便都能够搞定。看着这个考核指标,班组长等全体都十分开心。

    “我们把反应温度提高了十度,才使得收率提高上去的,次次记录作假,这么,自个的嘴,无意中说了出去呢?”徐海峰担心地在车间会议上提出。

    “温度计是指针式的,就一个主反应釜,叫王金宝把后盖拆开,指针往后拨一格,工人按表读数据记录,尽可能少地让工人知道,这么做不就行了?”李立新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这个很难自圆其说吧,一开始加料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十度,不合理啊。”徐海峰担心地说。

    方主任略想了想说:“这个,由王科对生产记录重新设计一下,反应温度由滴加开始记录,之前的釜温不记,就天衣无缝了。”

    说做就做,王金宝立即把温度计拆到机修室,对指针零位进行了调节,王近之重编了操作记录,并对操作工进行了培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