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工艺去苯-《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2/3)页
到了车间实验室,配好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解了反式,放冰箱里结晶。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冷却得需要几小时的时间。王近之到两个车间里转了转,了解一下操作方面的情况,同时,陪工人聊聊天,拉一拉票。距元旦还有四个月,我的房子得他们一票一票地投出来呢。
“多亏王科你给搞的产品生产技术,我们才有了工资和奖金,没象其它工业一样破产被改制,放心,过几个月我们必投你一票。”碰到的老工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这么回复,王近之心里热呼呼的。
已有三小时了,料能结晶的话也结晶出来了,王近之一看手表,时间到了,急急地往实验室赶。
(本章完)
第280章 工艺去苯
两个车间改造完成后再次开工,氯仿气味很少闻到了,可是,苯气味的事却无法解决,因为产品是通过苯脱色并在苯中结晶出来后离心的,离心就必然会散发出大量的苯气,与不凝性的空气混在一起,散发到大气中。苯与酸、碱都不溶,无法用水膜吸收,并且密度低于水,也难用水封封住它的气味,从工艺本质上,要改善苯对车间操作环境的影响,比氯仿的影响难得多。
资料中介绍,苯对身体的破坏作用不比氯仿的低,操作工每天在这样的环境下操作,时间长了,同样会出现转氨酶升高,血红蛋白降低等现象。每年十一月是工厂的体检日,到了那一天,大面积地出现这样的问题,我的连续三年优秀职工前三名可能性将降低,工厂答应的奖一套房子将成泡影,现在已是七月了,一定得在本月解决苯对工人造成的人体危害,绝不能让这事发生!
模仿防止氯仿散发的套路,加强各个地方设备的密封与气体吸收,此路不通。几个月前,为了脱色,筛选了多种溶剂,唯有苯有效,用另外溶剂替代的方法,同样是此路不通。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克服这个问题呢。
产品在有机溶剂中结晶是化工中最常见的事,这样的问题如果在国外,他们能有什么妙招来解决它呢?想到这里,王近之连忙去技术部找谢添等两位硕士。
“你忘了啊,他们在前几天实习期满后已回到学校去了。送他们回去的晚宴你不也参加的嘛。”应数取笑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