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薄层分析-《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2/3)页
“集思广益,听一听也无妨,结果总不会比不做更差。”刘厂长最后表态支持马厂长的意见。
“这个啊,国外客户的样品中有具体的数值,我们可以开发薄板分析法,用长板进行爬板,如果能寻找到合适的硅胶板与展开剂,说不定能分出这个杂质,再用紫外色谱显色对比,确定合格的指标值。”王近之用极平缓的语气,说出自个意见。
“这不可能的事,没杂质对照品怎么点法?再说,即使点出来了,客户也不会认可这个分析结果。”潘伟平从专业的角度反对这么个做法。
“假设国外的液相分析结果是准确的,我们的已知样与国外寄过来的样品按比例混和,得到0.2%杂质的成品,以这个为基础进行爬板,斑点浓于它的作不合格计,浅于它的作为合格。有指标总比没指标要好,当自我分析合格后,再寄样品给客户,这样,更易获得客户对我企业质量的认可。有了分析方法,也易于找到小试问题的所在。”王近之针锋相对。
(本章完)
第285章 薄层分析
排版改正了,吴总感激地打了个招呼:“幸亏你发现了这次宣传资料的错误,不然,医药订货会上发到客户手中,面子就丢大了。有空到我企业坐一坐,指导一下?”
在轻旋的日子过得不爽,想到其它企业找一找机会,王近之虽然知道吴总是句客套话,还是正式回复说:“真的,哪么,我下周二下午上你企业拜访你一下?”
医药订货会在即,如果能在这个场合上把呋喃氨盐同期在市场上推出,对企业发展上必然是一种助力。课题组的样品早由黄深火与应数两人合成出来,经过自个企业的质检科分析,产品质量指标合格。杨科长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三个小试样品寄国外客户后,客户反馈,几乎每个样品都在贴近主峰前的位置有个0.4~1.0%左右的杂质,而质量指标要求控制在0.2以下。并寄来了对方的对照样与图谱,图谱上显示,数值为0.12%。刚刚没有得意两周,课题组又陷入深渊。
“我们自个的液相检测中没有这个杂质峰,而外国的液相图谱中却有这个杂质,这是分析仪器不同产生的,我们用的仪器是国产的,一万元一台,国外用的品牌是安洁轮,得五十多万元,分离精度比我们高得多。要我们从分析上解决这个问题,除非进一台同型号的色谱并用同型号的色谱柱。
这几天,我打听过了,这个型号的仪器与柱子,我们仙州范围内的所有厂家都没有,省所里的同学也打听了,那里也没有。”面对着这个问题,质检科长潘伟平一畴莫展。一般情况下,最新式的分析设备都是研究所先配备,后来再慢慢地推广到企业的,省所没有,小试外送的路子也被截断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