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季铵碱-《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2/3)页

    “有两类特别的有机碱,季铵碱或dbu之类的超强碱有没有试过?说不定会出现出人意外的结果呢。另外,也可以选择氢氧化锂试一试。”王近之脑袋瓜转了一下,提出一个建议。

    季铵碱工大同学项非勇的厂就在生产,自行车也就二十分钟的路,很快的,采购员就把它搞到手并投入小试。

    第二天早上,水解物百分之五点二,氧烷基为零点八,比同等水平的甲醇钠要低好多,第三天,水解物百分之三点一,氧烷基为一点零二。水解物还在一点点地反应,氧烷基升幅不快,可反应速度实在太慢了。整整一个星期,反应结束,水解物降到了2.2%,氧烷基指标为1.1%,比甲醇钠好一档。

    生产投一料吧,吴总又一次作出决定。生产的反应更慢,一周后,水解物还有百分之四点二,氧烷基倒不高,只有零点八二,反应釜长久地占着也不是个事,最后,讨论的结果是把反应液装桶,静态反应,三天后再检测。

    (本章完)

    第322章  季铵碱

    生产上从投入水解物到烷基化反应中控结果出来,需要一天两夜的时间,一大早,吴总、桂总、王近之、章海良等都围在分析室里,计数器的指针跳一下,大家的心就抖一下子,紧张得直冒汗。终于主峰出来了,再过几分钟就是氧烷基峰群,第一个峰、第二个峰,直到整个峰群全都出来,形状都与原来的图谱差不多。

    最终结果得积分出来才作数,液相没连电脑,无法提前看,完全结束后才能打印,还得等半小时。

    吴总乘这个空档想借烟定一定神,一摸口袋,空的,于是伸手向章海良讨要说:“给我一根烟。”

    这是分析室,怎么能抽烟呢,杨靓青连忙示意阻止。边上陈骨良与章海良为了指标是否好于原来打起赌来,谁输谁请夜宵。

    终于,最终结果出来了,氧烷基峰群指标为1.46%,没反应的水解物为2.31%,落在原来工艺正常指标的范围,其后的过树脂、纳滤顺风顺水的过去了,喷雾干燥得粗品,色泽、液相、收率等等所有指标都与原乙酸乙酯的处于同一水平。这一步的技改算是成功了,虽非关键性步骤,至少给车间接省了溶剂与操作工时。

    这一关是过了,可是,碘海醇反应中,最关键的指标还是氧烷基,以目前的水平,免强可以做到合格的产品,但需要精制多次,并且,精制后的母液再精制就没有效果,只有在反应中把氧烷基降低,产品的成本才能大幅度的降低,质量才有保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