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两位高徒-《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3/3)页

    客户必然退货,这二十万钱是打水漂,无论如何都处理不回来了,虽说公司领导没有只言片语的指责,反而安慰说新产品开发总是有成有败,可王近之的心里总还是感到十分的憋屈,很想找个人好好地倾诉一回。解轻一下工作压力,能找谁呢?王近之提起手机,不经意间,屏幕上弹出一个熟识的名字,高九婉。

    公盂顶上,两人互有好感,留了手机号,王近之不假思索地拨通了她的号码,嘟嘟声中,又呆了一下子,跟对方说公司的事,交浅言深好象不合适吧?还不及细想,对方已接了手机:“你好,近之哥哥,又发现了新的驴行景点了吗?”

    “是啊,是啊,一个不亚于公盂的地方,想好好出身汗减减压。”王近之找到了话题的切入点。

    “怎么,你的工作压力也很大?烦死了,前两天,食堂阿姨不知是卫生没搞好还是购的菜有问题,造成幼儿园五个小朋友一起拉肚子,家长来闹,刚处理完毕,想出去活动一次散散心,你碰到什么烦心的事情,说来听一听?”

    高女婉先打开了话匣子,王近之再也止不住了,稀里哗啦如竹筒倒绿豆般地把近段时间研发加替沙星失败的事向她诉说了一通。

    “这没什么,多搞几项成果把损失补上就行了嘛,我相信你,你行的,要不,下周日我带驴队过来,你给我们作向导轻松一下?”

    又可以见到高九婉了,王近之放下电话,郁闷之情略解,连声回答说:“好,这周日我给你们探好路,不见不散。”回复后忙给几个熟识的猎户打了通电话,请求帮忙砍通方岩驴道。

    到了公司,吴总带了两个小年青来到实验室,说:“这是我昨天在省城招聘的两位毕业生,浙大的,他俩对我们公司的产品极感兴趣,想过来看一看。”

    正缺实验员呢,小企业来了两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水平怎样不清楚,可就凭一个县里每年能考上重点大学不足十人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们的智商绝对是钢钢的,王近之使出浑身的解数,最后搬出了杀手锏对他们说:“药学院的胡老师与公司关系很硬,如果工作上表现突出,只要你们能考到录取线以上,可以带薪去读浙大的研究生。”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