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碘美普尔过柱-《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3/3)页

    碘美普尔也进入中试了,对此,公司决策层是这么计算的,回收碘已被证明可以用,以回收碘作原料制备碘佛醇水解物,再制备得到碘美普尔,财务上这么做账,利润就与其它产品拉平了。

    回收碘做出的碘化物质量与新碘完全一样,实际生产应用上也没分开领,为什么不是均摊到碘化物成本中,而是摊到单个产品中,这是公司财务管理上的事,王近之不懂也不需要懂,公司承认研发成功就是对部门的肯定,根据公司意见认真地进行中试吧。

    烷基化反应顺利地进行,液相主峰含量百分之九十二,略高于小试水平,经过一系列后处理后,很快开始过柱了。色泽很好,流速正常,中试应当很顺利吧?王近之兴冲冲地取样浓缩后分析,结果有一个百分之零点四的未知杂质峰。

    不可能,小试时从没出现过这个峰的,王近之急急忙忙跑到赵定岳办公室看图谱并要求复测。

    重新取样浓缩复测,还是这个结果。没办法,先纳滤浓缩喷雾再说,也许,经过最后的重结晶,这杂质能去除呢,没试谁知道。抱着这么种想法,王近之与李均森商量后继续往下操作。

    无论是用乙醇还是正丁醇重结晶,这个杂质都没降低,哪里来的呢?课题组又一次进行讨论,同样的反应液,小试没问题,釜是一个一个拆洗的,也不会有问题,对了,一定是树脂,中试切换产品时,树脂都是用酸碱再生循环使用的,而小试每次都是新树脂。

    想到了这一点,李均森立即安排从柱子中退出些树脂小试跟踪,结果,果如预计。经过外标,确以这个未知杂质其实是上一个碘佛醇产品残留下来的,两个产品之间的结构太相似了,极难在工艺上进行分离与精制。

    原因找到了,可是,树脂用量大,价格高,每试车一个产品就全部换新的好象也不现实,中试的产品是随时在切换的。

    还是得建立起较好的再生方法,彻底洗去前一个产品的残留比较好。课题组在小试上反复试验再生条件,增加再生次数,虽有一定效果,可总是无法达到彻底清洗的目的,也就是说切换产品还得更换全部的树脂。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