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罗门哈兹-《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2/3)页
    “也联系了,交货一个月,三立方计二百七十万,我不敢下单。”
    真他妈的是操刀手曹正啊,中试一般也就几百千克的货,价格五十万到顶,树脂价这么高,我们怎顶,那不亏定了吗?这还不如国产每次换新树脂来得合算呢。王近之左右为难。
    “舍不得儿子套不住狼,研发不舍得投入,赢不了企业的未来,我去与胡董事长说一说,争取釆购三立方过来。”吴总的表态倒是十分支持采取进口。
    天下有哪个父母舍了儿子去套狼的?投入与产出比不成比例呀,再说客户的交货期一个月后就到了,立即付钱釆购周期也得两个月,釆购到货时间刚好是春假前几天,这么办的话,得四个月后才能交货,客户早跑了。这是企业利益,另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大家的年终奖全泡汤了,怎么拢得住这帮外地毕业生?
    (本章完)
    第394章  罗门哈兹
    换树脂这对课题组的打击很大,阴阳离子树脂相加六个立方,得近四十万元钱,加上泡汤的产品一百多千克又是十几万元钱,又是年底了,中试预算立即不够。更让人头痛的是,依此类推,以后每中试一个造影剂类产品,都得更换树脂,也就是说四十万元钱基本费用,这怎么受得了啊。
    从塔里退下来,放反应釜中再生试一试?动态更生加树脂离心过滤,应当比塔里再生更彻底些,只是些酸碱,费不了几个钱。王近之这么想着,向吴总请示,经得吴总同意后立即在中试实施。
    酸碱甲醇反复再生多次,取样小试验证,结果,虽有所改善,可还是有少量碘佛醇峰。以后怎么中试呀,王近之彻底绝望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理论上较易解释,是树脂对产品的吸附力太强,部分产品被吸附到树脂内部的孔腔中,每次被洗脱出一小部分,除非树脂的结构特别好,可以避免我们这个分子量段的产品只被吸附在内外表面,不进入内部结构中。
    “有个国际上著名的品牌,叫罗门哈兹,他们的树脂说不定可以达到把产品完全洗脱的结果。”吴总信息广,从浙大药学院胡州永院长处得到了信息。
    进口树脂手续难办啊,报关来回等得三个多月,再说,小试没做就直接购,风险个人也承担不了,加上进口树脂价格是国产的二倍多,更让王近之望而却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