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兰晓合作-《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2/3)页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这么简单的方法我们怎么会想不到呢?王近之大喜,连忙向吴总作了汇报。
    “我现在在开会,晚上好好地请他们喝两杯,谈谈树脂的技术合作。”手机里,听得出吴总兴奋的捂着嘴发出的讲话声。
    正谈着业务,兰晓的树脂货也发到了,孟总工一起来到中试车间树脂分离室,看着拆开的分离柱的结构后提议道:“你们的水帽有些问题,树脂型号不同,但水帽间隙却是同一规格,反洗是无法洗去树脂碎片,会引起柱压偏高的。这几个阀门与管道接法也有些小问题,运行过程中有死角,会影响产品的电导率。”
    (本章完)
    第395章  兰晓合作
    只有在一个月内到货,才能保证企业利益与团队利益。在供应部王娟利联系国内树脂厂的同时,王近之拨通了兰晓陈添绍总的手机,同步地进行技术交流。
    “有罗门哈兹厂方树脂的型号与样品吗?只要有,我可以保证在三个月内仿制出来,性能绝不亚于他们的生产厂家。”陈总信誓旦旦地保证说:“树脂的母体结构就这么几种,破译后,接上对应的活性基团就能仿制出来了。”
    “不完全是这个理,与内部孔腔结构也有极大关系,我们的问题是能洗脱但有残留。”王近之列举了具体的操作过程。
    “我立即安排原树脂发货,贷款可以先欠着,一周后我与孟总工一起到你们公司。”陈添绍对王近之反馈的信息极感兴趣。
    等待树脂到货的这一段时间中试不怎么忙,得好好地关注一下柳顺金与李彪奇他们项目组雷米普利的进展情况。王近之来到实验室一看,柳顺京不在,只李彪奇一个人在忙碌着。
    雷米普利的合成路线比较长,以l-光氨酸为起始原料,共十五步反应才能制得产品,因为在结构上与左氧及碘海醇类无共通之处,技术上无法相互借鉴,所以,研发进度不快,现在,已制备到第十一步中间体了。柳顺京做实验有些奇怪,在技术分析会上提不出什么创建性的意见,一受阻就出差,出差回来,就脑洞大开,实验得到一定的进展,过了没几天,下一步反应又受阻了,又出差,说是查资料,可是,人家查资料都是往省城的研究所或高校跑,他却是往地区资料室跑,那里连美国化工文摘都不齐,更不用说英文稿原文了,能查到些什么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