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又是内毒素-《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3/3)页

    事关项目成败,自从样品送到药分部检测后,王近之每隔几小时就跑一次赵定岳那里,打听检测结果,液相合格,澄明度合格,游离芳香胺合格,一项指标报过来,王近之的心就稳定了一些,终于,所有理化指标都出来了,全部合格,可细菌指标与内毒素指标还需等待好几天,需要在无菌室进行培养呢。

    忐忑不安中,赵定岳走到王近之的办公室说:“很可惜,这一批碘克沙醇的内毒素指标不合格。空户标准五个单位,我们实测达到二十个单位。”

    分析会上,王近之有些生气地提出:“中试车间是一般生产区,无法有效控制细菌与内毒素指标,出现这个质量问题,精烘包车间得全面检讨,分析原因。”

    “可是,精烘包生产碘海醇一年内没出过任何问题,这次切换产品,我们是消毒又消毒,清洁又清洁了,质管部卫诚与质量副总徐总都可以作证!”杨芳淑的理由也同样的十分充足。

    合成没失误,精烘包生产也没失误,产品不合格却摆明放在桌面上,是谁的失误?原因分析又一次走入死胡同中。

    “这批料在精烘包车间作返工处理,直到内毒素与细菌指标合格,下一批在责任上作这样的分工,化学指标不合格由开发部负全责,电导率与生物指标不合格由精烘包车间负全责。”讨论到最后,吴总宣布了集体决议。

    好在这一批产品虽然内毒素指标不合格,可超标四倍也并不是特难处理,返工一次,重新超滤后再喷干即可得到成品,只是损失了几个百分点的收率,没有担误向客户交货。

    二十天后,第三批第四批的粗品又出来了,检测分析结果相当不错,特别是澄明度,比之前已批更好,很显然,经过几批生产与再生后,树脂中的不明成份已被全部洗脱,不再对产品产生影响,碘克沙醇粗品已达到产业化的要求。

    “下个月能不能拿奖金就看你们了。”粗品转移到精烘包车间时,章海良向杨芳淑扮了个鬼脸。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