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乙腈涨疯了-《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2/3)页

    “这不可能,上一张报表与这一张只差两周,后一张多了部分回收乙腈,怎么着成本都降的。”王近之急红了眼。

    “先别急,仔细看一看数据与价格。”施部长指了指报表的中间,原来,乙腈价格变了,两张报表的价格差了近一倍。

    “怎么回事,为什么价格上实现双轨制?”王近之疑惑地问。

    “一个国际大型的乙腈生产厂家发生了爆炸停产,乙腈价格直线上升,我们的生产成本始终与现行价挂钩的,以涨价后的价格计,现在的单耗成本无法过关。”吴总对报表进行了补充说明。

    (本章完)

    第464章  乙腈涨疯了

    检测结果,除异物与细菌内毒素指标超标外,其它指标都合格,而异物与细菌内毒素是环境控制不严导致,不是合成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技术问题不大,清洁与设备还得改进。

    中试的重点由原来的化学指标控制变成了清洁要求的提高,王近之向公司求援后,临时向公司借用了碘海醇精烘包的副主任卢彬纯到中试负责碘帕醇精烘包。

    紧接着的两批碘帕醇中试,成品指标全部合格,质量关算是走过去了,原料成本达到七百二十元每千克,而每千克售价不到一千元,加上其它成本,刚好处于盈亏点附近,控制上略有不慎,就有可能亏本,而乙腈占了总成本的16%,对成本有着较大影响。

    看到报表,吴总急了,找到王近之与陈骨良说:“给你们一个月时间,在中试控制上把乙腈成本降到占总成本的10%以下。”

    中试乙腈单耗偏高,主要是由乙腈、冰醋酸、水等三相沸点比较接近,精馏困难造成的,三批中试中,为保证质量,中间馏分与前后馏分没有进入成本中,把这部分物料加入后,再加强精馏控制,消耗下降30%个点并不困难,王近之与陈骨良略作交流,当面向吴总拍胸膛保证说:“没问题,在一个月内我们把它搞定。”

    为什么前后馏分与中间馏分会偏多呢?显然,是中试精馏塔分离能力不够好,而决定精馏塔分离性能的,主要有填料与回流形式的设计,一开始时,中试认为冰醋酸有腐蚀性,所以采取了陶瓷鲍尔环作为填料,而鲍尔环的效果与波纹填料相比,显然差了一个档次,同样是波纹填料,不锈钢丝网的因密度较大,又优于陶瓷烧结网。回流形式上,因中试精馏塔塔径小,外回流对小塔的参数波动大,显然也是不合适的,为什么设计上采取外回流,完全是套用了大生产设计的结果,要改进难度不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