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氧氟沙星-《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3/3)页

    “我们部门来了个陈宾鸿,你们部门来了个谢为,都是研究生出来的,希望他们能争气,撑起场面,才能够打消公司领导对我们的某些误解,不然,心胸狭隘的帽子我们俩谁也跑不了。”王近之跟着连喝了三杯,叹了口气问:“小蔡走了,质管部新来的部长叫王民群,我们以后跟他打交道的会比较多,不知是何方神圣?”

    “你得问铁哥们章海良去了,从他的老厂跳槽过来的。奇怪了,那厂还不是原料药厂,公司挖他过来负责质量,看中他什么呢?”赵定岳的口气里透着几份不解。

    王近之端起酒杯敬了敬说:“不聊这个,请你帮忙安排一个人,我部门的一个女生陈圆媛,昨天跑到我办公室哭哭啼啼地说,为什么把她分到左氧组,同期进来的张亭婷与张朋袅都在造影剂组,毒性低,气味少,她的是氯仿与酰氯,对身体危害大,她以后还得结婚生孩子呢,搞得我头都大了,你部门工作环境好些,接受一下?”

    “好,这事我答应了。”赵定岳豪爽地端起酒杯。

    人事调整的事告一段落,公司决定把老厂区的左氧生产线改产氧氟沙星,要求开发部一个月之内拿下这个产品。

    左氧氟沙星跟氧氟期沙星除了旋光性不同,其它完全相同,从理论分析,合成步骤是一样的。王近之安排了李彪奇负责本课题,并把张亭婷与张朋袅也临时安排到他的课题中。

    从四氟苯甲酸到氧氟羧酸,工艺条件完全相同,不到一周就制备完成了,可上n-甲基哌嗪的反应用左氧同样的条件去实验却根本没任何反应迹象。改用dmac与dmf作溶剂中控也没看到产物生成。这奇怪了,其它结构完全相同,只旋光不同,化学反应性质上居然有这么大的差别,王近之与课题组感到不可理喻。

    陈超伯递给王近之一份不知从那搞来的工艺规程说:“你按这个条件做下去,我们车间先对设备进行改造了。”

    工艺规程中,公司名称栏用浓墨涂黑了,显然,是从另外公司顺过来的绝密资料,王近之根据资料用dmso作溶剂进行反应,很快地得到了高转化率的产品,高真空条件下蒸出dmso,再加水调节ph值进行析晶,得到氧氟沙星粗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