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一截枯枝当贺礼-《唐朝小卒》
第(2/3)页
“娘听说长安城的房子是你二哥买的小门户人家的房子?”
“娘,长安城的房子在崇义坊北面,女儿去看了,房子虽然不大,好在郭公子家中无人,倒也够住。长安比不得栎阳,房价很贵的。有个像样的房子住,已经算很不错了,女儿知足了。”碧瑶宽慰母亲道。
“碧瑶啊,以后你记得,作为女子要宽仁一些,以后相夫教子,阖家美满。一家人,最主要是和和美美,安居乐业。”
这时,春水从外面回来说道:“小姐,郭公子的花轿到门口了。”
韦氏拿过一方红巾盖头,轻轻的盖在女儿的头上。神情默然道:“你们都走了,只留下娘一个人。”说完擦了一下眼睛,“大喜的日子,不说这些丧气话。碧瑶,开开心心的。”
“娘,女儿和郭公子商量商量,将娘接过去住。”
韦氏心中一暖,“听说老太爷很喜欢郭公子,老太爷看上的人不会有错的,娘就在王家待着,有空了多回来看看娘。”
原本大喜的日子,心里忽然惆怅起来,更多是对娘亲的不舍,对家的不舍。不知道怎么着,碧瑶忽然哭了。第一次不是因为伤心而痛哭,一旦踏出家门再回到王家时就从女孩变成了女人。
王家大门前迎亲队伍刚至,鞭炮陡然响起。早有人将准备好的礼物抬入王家,礼物是按照当地风俗添置的四样,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意“早生贵子”图个吉祥如意。王玄通出门待客,郭礼拜过岳丈,进大门前撒了喜仪,进了中堂,王老太爷在座。王家第四代孩童抢了喜仪兴高采烈。郭礼拜完王家老太爷,站在王玄通下首。
老太爷虽然耄耋之年,精神矍铄。
王玄礼道:“今日亲朋满座,都知郭公子才名,时辰尚早,王家人喜文,郭公子不妨应景做首诗助兴?”
王家不同一般家族。新郎上门娶亲,娘家亲友岂能如新郎所愿乖乖把女儿送出?别人家都是图个热闹,王家却以诗论。看似不起眼的提及,其实是王家对新郎设立的门槛。作不出一首好诗,别想把新娘接走。当然,如果娶亲之人实在才华有限,王家亦会宽容对待,避免尴尬场面出现。
头疼啊,早知如此昨日想好即可,现在被突然袭击。郭礼想了想脑海中的诗,唯有《四喜诗》可以应景。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老夫子首先拍手叫好,其他人尚在回味。简单一首五绝,道尽人间四喜。王玄通笑道:“诗中所指,贤婿打算明年参加科举考试了?”
郭礼听完头大,忘记了诗中四喜如今自己只占一喜。早知道用“金玉相逢,胜却人间无数”的长短句了。
“在下身为当朝校尉,参加科举岂不被人贻笑大方,岳丈多虑了。”
“贤婿之才,参加科举绰绰有余。单论这首应景之作,谁又能比贤婿高出多少?”
郭礼内心惭愧。
“时间不早了,让守一把新娘背出来吧。”老太爷发话了,在王家如同圣旨一般。
一会,王守一背着碧瑶出来一路送进花轿。郭礼已从中堂出来,迎至门口冲着王守一道:“有劳舅兄了。”
新娘上轿。
“起轿”,随着管家一声唱喏,前来接亲的士卒敲锣打鼓,王家大院的仆役将准备好的鞭炮点燃,一时之间热闹非凡。春水、夏江跟在花轿两旁,将手中核桃、花生洒落满天,旁人纷纷捡取求个吉利。
王守一、王老三皆在送亲之列。
“子仪适才所作之诗,实乃人生四喜啊,妙极。”
“郭兄诗作每次都令王老三耳目一新,实在比平素听到的莺莺燕燕不知强了多少倍”。
早知如此当初如果多记几首诗,在这里也能混个风生水起。
碧瑶坐在轿内,听着他们说话,一颗芳心随着轿子颠覆起落忐忑不已。
一路闲谈不提,两个时辰后花轿落在崇义坊内。
…..
“你们几个精神一点,今天校尉大婚不要让无关人溜进来捣乱。”凉山团的旅长葛梦银道。
门口来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文士来到崇义坊,找到郭礼的房子。
房门没关,门上两个红色大喜字一左一右。来人直接进门,看到葛梦银作揖问道:“可是郭校尉的家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