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赶考人-《唐朝小卒》
第(2/3)页
唐朝青楼女子不光爱财,还会爱才。如果身具李白、王维之才,哪怕身无分文,去青楼转一圈说不定身上还会多出几十两银子。老鸨看到青年付不起缠头,只能以诗相抵。杨姓青年诗才欠缺,诗中八窍通了七窍,一窍不通。老鸨正要叫来护场打手,少年和青年合计之后凑足银两。幸好青年所差不多,少年将五两花红给了青年,又从身上掏出五两银子,这才凑够了刘湘儿的缠头。
青年和少年走出春雨楼,两个人一穷二白。
少年是名门子弟,单名一个圆字,字有裕,出自清河崔氏青州房,本来赴京就是碰碰运气,以他的水平想要考中比登天还难。少年虽然自幼读过私塾考中秀才,论起作诗来自认不行。要知科举考试主要以诗为主,诗词考校的是天赋才情缺一不可。入京之后,听说平康坊内是长安学子聚集的地方,昨日在政事苑喝茶之时,偶遇杨姓青年。两人竟一见如故,崔圆跟着青年一起游览长安城内风光。
杨姓青年本名杨国忠,今年二十九岁,屡次参加科举不中,今年赴京赶考,原本就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来。一路花销甚大,待到京城所剩无几。昨日一度春风,全部身家捐给了春雨楼。
崔圆亏了银子,倒没有埋怨什么,和杨国忠一起投奔他的叔父。清河崔氏是世家大族,少年叔父乃是刑部尚书李彦允。李彦允问明情况,给杨国忠五两银子打发走了。
崔圆留在李府,等待参加科举。
……
郭礼回到府中,看到碧瑶竟然在家。三月未见,碧瑶肚子明显隆起。郭礼轻轻抚摸着碧瑶的肚子,问道:“屋中怎么多了一张床?”碧瑶笑着说:“母亲派人送来的,让夫君和碧瑶分床而眠。免得夫君急火上来,伤了胎儿。母亲让家中的两个老妈子随着回来,还说过些日子就要找个奶妈。”
难怪卧室之中多了一张单人小床,家中多了两个老妈子。
“碧瑶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会知道为夫今日回来?”
“碧瑶也不知道,估摸着皇上也该回来了。碧瑶前日回府,没想到今日就看到夫君。”
俗语说小别胜新婚。
碧瑶说话时一本正经小心翼翼的样子着实可爱,郭礼情不自禁将碧瑶抱在怀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