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孩子学习老不好,都是作业布置少-《混在大明当老师》


    第(2/3)页

    杜慎略过四个徒弟,然后淡淡的道:“为师识字一万余,尔等的学业让为师甚是忧愁啊……”

    汉字一共是一万八千多个,常用的大概有四到五千。

    众徒纷纷震惊,自家师尊何止一个吊字了得,竟然认识这么多字。

    这并不夸张。

    论语知道吧,总共才一万一千多个字,四舍五入也才一万二,而杜慎在这个时代竟然认识一万多字,这是多恐怖的一件事。

    见徒弟们做出这番姿态,杜慎暗爽不以,但表面上却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基操,勿惊,安坐。”

    “为师之所以能识得这么多字,靠的是一种叫汉语拼音字母表的独门法子。”

    说着,他在黑板上画下四条横线,在其上写着:a、o、e……等。

    写完后,杜慎咧嘴笑着,露出明晃晃的大白牙,道:“来,跟为师念,啊喔额,衣乌鱼。”

    几个徒弟倒是聪明,毕竟是大明最有权势的那群人的儿子,基因在哪儿摆着呢,就算不是大才,也说不上平庸。

    一下午过后,竟然将字母表背了个七七八八。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用毛笔来书写汉语拼音很难用,也就是说,想要布置点作业都不行。

    然而想要把圆珠笔这种东西弄出来,在这个时代基本是不可能的。

    不说别的,就一个圆珠笔头就能难死你。

    他回想起自己上小学的时候,那些狗篮子老师布置的作业,心中就郁气难平,现如今自己教人读书识字,若是不布置点作业下去,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啊……

    待四位徒弟放学回家,杜慎站在私塾的门口,还耿耿于怀。

    看着夕阳西下的景象,突然,他脑中精光一闪,然后抚掌大笑。

    圆珠笔做不出来,我可以做个鹅毛笔啊!

    ……

    是故,月牙方露尖尖角。

    忻城伯府中。

    上了半天学的赵秀回来了。

    令他奇怪的是,自家老爹竟然一反常态,和善的把自己迎进了书房里。

    赵槿今年三十出头,放在明朝已经是中年了,两鬓处也有些斑白,他这辈子有两个理想,一是报当年土木堡之变大仇,因为他爹当年就是死在瓦剌人的铁骑之下,此仇不报他无颜面对九泉之下的父老。

    二便是开枝散叶,这一点他做的还算可以,生下了三个儿子,大儿子早年夭折,二儿子赵秀却是实打实的纨绔,三儿子刚刚两岁,还在牙牙学语的阶段。

    因此,他便将整个心思都放在了教育赵秀成才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