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看到这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不由点了点头。 觉得王铮院士说的很对,山神二号的产量虽然不如预期,但在全世界来看也是非常牛叉的存在。 这么一想,大家的心情都变得好了起来。 央视的采访还在继续。 央视记者:那王院士觉得山神二号的产量为什么不如山神一号?您有分析过其中的原因吗? 王铮:当然分析过,其实在夏收之前我们就大概能看出山神二号的产量,知道它肯定不如山神一号, 经过我们这段时间的分析,我们觉得应该是研究路线出现了失误。 不过搞科研就是如此,不可能一帆风顺,都是在未知中不断的探索, 有句话说的好,失败是成功之母,有时失败也是一种好事, 只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当晚,央视采访王院士的新闻播出后,在全国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观众们都理解了科研工作的难度,理解了山神二号的‘失败’。 第二天 全国多家媒体都报道了育种行业权威专家们的采访新闻。 在这些新闻中,所有专家都不觉得山神二号是失败的产品。 因为山神二号的亩产量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当然这里指的都是自然的玉米,非转基因品种。 当网友们看到这些专家的分析后,网上的舆论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大家都发现原来是他们对山神集团赋予了太高的期待, 其实亩产3800斤的玉米已经很牛掰。 用专家们的话来说,除去山神一号,山神放在全世界都是最先进的高产玉米品种。 看到这些新闻,张海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对山神二号的亩产量他一点也没有意外, 因为从几个月前开始,他就关闭了育种方面的‘五谷丰登’金手指, 这样才能让公司的育种步入正常轨道,才能让公司掌握真正的技术。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