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易经-《妖蝠王》


    第(3/3)页

    学生心想,这算哪门子的问题?当下便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遥遥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三季!”二人争执不下,便要圣人给做评定。

    圣人知道了二人的争执之后,并不发一言,只是对着客人的头上施加了一道仙气,之后道:“你下一年再来吧。”

    当客人走之后,学生很奇怪的对圣人问道:“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客人,而让他明年再来呢?”

    圣人听了学生的话,微微一笑道:“你没有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蚱蜢,蚱蜢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冬天,我给他身体渡进一丝仙灵之气,这样明年冬天他就可以知道正确答案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有时候看到的客观并不是真正的客观,所以我们掌握了这些解析天地的密码,才能使自己超脱于这片的天地,这样即使我们身处于虚妄的世界,也不用怕迷茫迷惑了眼睛,就像是故事中的蚱蜢客人一般。

    王启这段讲得相当的郁闷,原因当然不是小黑和小灵对《易经》不感兴趣了,而是自从王启给小黑和小灵详细的解析了何为阴阳、何为四象、何为八卦,并且把“—”为阳,“‐‐”为阴的概念,灌输给了她们之后,她们就好像是陷入了深思考一般,对于王启接下来讲的故事完全没了兴趣,要知道,王启的内心对于这些故事的看中可比之所谓的《易经》内容重多了。

    然而这两个女人却完全是反过来了,这简直是太伤王启的心了,在王启看来,这不就是几个代码一般的东西吗?高中也学过一些排列组合什么的,把这些代码随意排列组合一番,便成了解析天地的密码了?这简直是太好笑了。

    王启不知道,其实他才三人中最为可笑的人,就像是故事之中的蚱蜢客人一般,王启还被困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无法超脱。

    要知道,每一个修行的人,随着修为的提升,都会渐渐的触碰到‘道’的存在,老子就曾经说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道就是太极,而太极就是阴阳的合一,阴阳的融合贯穿了‘道’的全部,所以说,无论是上古妖族,还是人族,疑或是其他的百族,当他们修为达到大乘之境,他们就会感受到道的存在,所以说,在星月大陆,太极已经算不得是什么秘密了。

    而伏羲大帝通过观察大自然,观察人类自身,创造出了代表阴阳的符号,又根据阴阳合一,阴阳相对,阴阳互动的变化,创造出了八卦。所以说这正是再进一步的解释太极阴阳的变动的一笔,是道的进一步解析。

    所以说《易经》里边包含的东西,正是超越了大乘之境所拥有的东西,而这种可以超脱天地的奥义法则,无论是哪个阶层的修者,都无法保持平静,若是让星月大陆的大乘之境的大能者知道王启竟然拥有这等奥义,即使在再平淡如水的人,恐怕也会不惜代价的把他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所以后世人曾经给了伏羲大帝解析阴阳,演造八卦的那一画,很贴切的的用了四个字来形容:“一画开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