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巧遇-《朱门夺权》
第(2/3)页
陈翊见吴沅乖巧的模样,嘴角微微上翘。
周标见陈翊的模样,暗觉只怕这位陈公子和吴表妹不是相识这么简单,不由得偷瞄了吴沅的反应,吴沅却是面色如常。
“今天邀请陶甫兄来是为了周标侄儿求学的事情,不知陶甫先生意下如何?”吴叔达端起茶盏,问道。
周标听见在说自己的事情,连忙打起精神,按下心中的不快,拿出自己做的文章,恭敬的递给陶甫先生,“还请先生不吝赐教,这是晚生的策论。”
陶甫先生接过周标手中的文章,看了看,见文章上所写的是关于盐政,不由得多看了周标几眼,文章用词讲究却不屑于华丽辞藻,关于盐政的利弊更是一针见血,这篇文章可见是下了功夫的,这么年轻的学子,敢于直言朝政,可见此人有胆有识,将来必成大器。
陶甫先生想了想,将手中的文章递给陈翊,说道:“退之,你来看看。”
“周兄,小弟就不客气了。”陈翊接过文章,细细品读。
周标见陶甫先生看过自己的文章没有评价,直接递给了陈翊,不由得有些失望,难道陶甫先生要让陈翊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学子来点评自己的文章,周标想到这里,将目光投射在陈翊身上,似乎想看出陈翊到底有什么本领。
“先生,学生已经看完了。”陈翊双手奉上,恭敬的说道。
陶甫先生笑着说道:“退之,你说这篇策论如何?”
“周兄所写的这篇关于盐政的文章不可谓不犀利,直指盐政利弊,可见周兄对于盐政是十分了解的,周兄大才,退之佩服。”陈翊恭敬的说道,“只是。。。”
周标见陈翊吞吞吐吐,话说了半截就不说了,连忙追问:“陈兄只管讲,愚兄洗耳恭听。”
“既然如此,退之就斗胆问周兄,周兄文中所言,将盐引的分配按照各州府分配,可是到底要如何分配,周兄并没有说明,此为第一个疑问,再者,分配之后,周兄如何可知盐引分配合理,是否大商户就应该多分,小贩走卒就应当少分,还是各州府按照所需用量分配?”
周标闻言,一时语塞,“这。。。愚兄倒是没想到这么多。”
“盐政关乎国家税赋,轻易改动都将影响亿万黎民百姓的生计,退之认为,无论怎么改,都要因地制宜,三思而后行,最关键还在于上面的政令下来,底下的官员认真执行,不然政令就成了一张废纸,反而成了不法官员的敛财工具。”陈翊不卑不亢的说道。
“愚兄受教了。”周标向陈翊施礼说道。
“不敢当,在下妄加评论,还请周兄不要见怪。”陈翊连忙回礼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