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战事乍起-《朝露未晞》


    第(2/3)页

    何方平沉吟片刻,方说:“臣以为,这或许是个不错的提议。”

    皇帝听何方平并未表示出异议,便摆手同意,“准奏。”又看向王召陵,直接下令道,“王召陵,朕封你为明策军大将军,你即刻整顿兵马开赴西北,势必要将夷敌一举击溃!此战若败,提头来见。”

    王召陵单膝跪地,抱拳领命,“臣,领旨!”

    奚言低头静听,唇边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讽笑,都到了这等时候,两位大将军竟还在想着权力之争。

    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此时最为妥当的做法,当是下诏把原明策军大将军召回。李知章先下手为强,将明策军大将军的位置抢到自己人手中。何方平虽顺水推舟,心中却是暗怀鬼胎,只盼着王召陵战败,便可借此打压李知章。

    奚言思索着两位将军的意图,暗自摇头惋惜。奚远山,司徒贺等人也纷纷露出值得思索的表情。

    这时,一名太监来报,“禀陛下,桓国候请见!”

    “桓国候?”皇帝反应片刻,即刻吩咐,“速宣!”

    多年不上朝的军侯突然请见,不少朝臣已经开始窃窃私语,“桓国候最熟悉西北军务,却远离朝政多年,这个节骨眼上请见,怕是有什么高见。”

    殿外,一名内监推着轮椅缓缓从百官中间走过,隔着殿阶,奚栾拱手道:“臣奚栾,参见陛下!”

    奚言注目着兄长,只听奚栾道:“臣在府中听闻夷敌叩关,特来请见。”

    “桓国候有何见解?”见是奚栾前来,皇帝的面色稍有舒缓。

    “臣以为,单派明策军,不足以解西北之危。”奚栾语声清越,侃侃而言,“镇远关已破,西域联军便可借镇远隘口长驱直入,直逼下津。故而臣以为,应再派一熟悉西北军务之人,前往西北整合各兵府兵力,率先收复水洛,将联军逼回隘口内。再依托上津,怀安两府补给之便利,稳扎稳打。而明策军则横渡滋水,绕道葭芦川,从侧翼小道切断敌军退路,从而一举歼灭。”

    这一番论调让人耳目一新,满朝文武皆向奚栾投来钦佩的目光,只有何方平一脸不豫道:“桓国候言之凿凿,可你怎会清楚葭芦川有通向镇远隘口内的小道啊?”

    奚栾依旧波澜不惊,静静道:“十二年前,我与辽王被围困于镇远隘口内,正是发现这条小道才得以逃出生天,故而印象十分深刻。只是小道崎岖难行,大队人马通过颇为考验。”

    听桓国候这样说,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知道十二年前的镇远隘口内发生了怎样的事情,都知道当年活着的人今日都是显赫之臣……可以说当年的镇远隘口,就是不啻于血池地狱的所在。也正是因为那一次,当年才二十四岁的奚栾得以封侯。

    但奚栾的这个提议却让皇帝思索了很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