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两人一起看向刘璃。 刘璃只好简单地讲了讲捡漏的过程,听完后,两人若有所思了一番,由老华侨感慨出声: 「慈父孝子,阴差阳错啊。」 刘璃其实也不是太明白,全程靠着「风流眼」血C过来的,只好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竖起耳朵听老华侨和顾惜一人一句地分析着。 「老人家临终前先说不卖书,这是爱书人、读书人的正常反应,毕竟面朝黄土背朝天,翻身只在书本间。」 「他再指旧衣服,应该不是让儿子真过不下去了,可以卖衣服,不能卖书本,他是想说,衣服里面缝着钱。」 「应该是了,那个老人家是知青,那张大黑拾,应该是上山下乡时候带去的,在乡下也没处花,我家父一样想着留给孩子当家底。」 「一句话没说完,没说清楚,人就过去了。」 「他儿子倒是孝子,虽然没明白老人的意思,却把书和老人生前的衣服一起收藏了起来,这才能保存到现在。」 「这个……机缘巧合啊。」 老华侨和顾惜看向刘璃的目光里,满满都是羡慕。 倒不是为那13万块钱。 这点钱对他们两个来说不算什么,羡慕的是这个捡漏的故事,换成他们,可以在圈子里面吹一年! 「走了走了。」 老华侨讹了顾惜一个盒子,小心翼翼地将那张大黑拾放进去,抱着就走了。 临走前,他还不忘给刘璃留了个联系方式,表示有南洋方 向的古玩,可以联系他。 目送老华侨离开,刘璃笑着对顾惜说道:「顾老板,多谢你了,牵线搭桥的费用,按规矩是要给的。」 古玩行业,牵线搭桥自有规矩。 有成三破二的说法。 不过刘璃没打算按规矩来了,她伸手一推同样是第二套人民币的三元和伍圆,以及那些杂币,说道:「就用这些抵吧。」 十几万的成交额,按规矩,牵线搭桥的钱小几千块撑死了。 这些略有多。 顾惜也不在意这多点少点,含笑点头。 「那就这样,我再出去逛一圈,过会儿再来叨扰顾老板。」 刘璃说完,瞄了一眼弹幕炸开锅的手机,向着店外走去。 「好好好,有空再来喝茶。」 顾惜将刘璃送出了店门,看着她的背影离开,刚要转身回去,才冷不丁地反应过来: 「等等,她说的过会儿再来,指的该不会是……」 「……过会儿就能再捡一漏吧?」 顾惜自失地一笑: 「怎么可能?我真是想多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