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2010年7月21日下午三时,位于京城CY区的星空映像总部,也就是星空国际影城京城旗舰店,所在的街区再次进行了交通管制。 靠近人行道的最外侧被整整封住了近200米。 此刻满满登登的全是排着队的人群。 偶然路过的市民们很有些惊讶,不少人站在大外圈看起了热闹。 这是什么日子啊,咋这么多人,还有警察维持秩序。 其中一人按耐不住,直接问向一旁坐在树荫下优哉游哉扇着蒲扇的老大爷。 “大爷,前面这是什么活动啊,发鸡蛋呢嘛?” 老大爷斜了来人一眼,一副你真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什么发鸡蛋啊,那是明星开会,就电视上那些人,在里面开会,外面这些个排着队的,都是来看明星的。” 大爷作为附近的老住户,对这样的盛况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刚开始还挺新奇,后来发现跟他们这个岁数的人实在是搭不上边,又不发鸡蛋,没什么可往上凑的。 那些个什么明星演员,他不认识,在他眼里,只有伟人才算明星,其他人 哼,都得靠边站。 “明星?都有谁啊?大爷。” “刘什么,孙什么,还什么仙女,什么狗啊什么的。嗨,我也是听别人说的,我都这岁数了,不知道,你别问我。” 大爷不耐烦的摆了摆扇子,显然不想被人打扰悠闲的午后时光。 “刘什么,仙女,不会是神仙姐姐刘艺菲吧,那个孙,孙狗,孙羿呗。” “哈,今天这是有什么活动吗?” “哦,对了,这段时间宣传挺火的那个电影,叫什么太平洋的,好像就这时候上映,估计正好在那边办首映式吧。” 听到大爷的回答,看热闹的路人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还真把真实情况给分析出来了。 按理说连电影首映式这么大的事都不知道人,绝对算不上什么忠实的影迷和粉丝,一般来说也不是电影宣传的目标人群。 可这些人有了一点提示,就能七嘴八舌地把事情完整的顺下来,可见,这段时间《环太平洋》的宣传是多么的广泛,连非目标人群都知道这么个事了。 战场上有个术语叫做饱和式打击,那么星空这次,也可以叫做饱和式宣传。 无论线上线下,管伱喜不喜欢,反正先给你弄上再说。 其实这么做宣传不是很恰当,对资源也有些浪费。 所谓物极必反,你弄的太大了,观众们是要起逆反心理的,再说了,毕竟是娱乐行业,也不应该太过高调。 孙羿对这个道理心里清楚的很,但还是批准公司去做了。 没办法,这部电影实在是太重要了。 5000多万美元的总成本,3个多亿rmb,这些钱倒在其次也不是其次,只能说以星空目前的体量能亏的起,最主要是士气,以及星空所推行的华语电影工业化能否成功的问题。 眼下已经是10年下半年了,华夏的电影市场越发繁荣起来,肉眼可见的,各路资本都在杀向影视行业。 年初的时候,做院线的万达都成立了万达影业,宣布开始涉足影视制作。 眼下对于孙羿来说,那就是时不我待。 他辛辛苦苦累死累活,忙乎了快两年才建立起来的优势,可不想一朝回到解放前。 再说了,这个年头很多的普通影迷先天对国产电影就有成见。 管你是张国师,陈大导,还是孙羿的,电影拍出来,第一时间绝对不看,必须看影评,看口碑,差一点都给你说拜拜。 不像好莱坞大片,一听是卡车司机詹姆斯卡梅隆的片子,恨不得熬夜排队买票,哪还有功夫等上映之后看影评,看口碑,早没票了屁的。 所以,面对这些客观存在情况,在宣传上,就必须大刀阔斧。 等这部影片打下了口碑,普通影迷心目中就会埋下一颗种子。 那就是星空出品的电影可以做到跟好莱坞大片一般无二。 更接地气,更符合国人的审美,等星空再有电影上映时,就不需要这样宣传了,相反,影迷会主动关注星空,关注孙羿。 他要的,就是为星空打出一个品牌效应。 国内普通影迷对待华语电影的态度,属实也怨不到影迷身上,谁让这些导演不争气呢。 而孙羿这次就想争一把,看看他拍出来的华语电影,到底能到个什么程度。 星空映像公司前的小广场上,这会儿都快成了行业大会了。 整个红毯等待区人头攒动,西装礼服比比皆是,演员、导演、影视公司老板,有一个人算一个,但凡有时间的都来了。 杨凡跟孙羿,一个公司总经理,一个电影导演,不时地来回穿梭在不同的人群之间,挨个打着招呼。 今天但凡能来的,不管心里怎么想的,孙羿全当是捧场的贵客,每一位都亲自接待了一下。 “哎呀,孙总,你可是叫我好找啊,想见你一面真是难,要不是今天电影首映,我怕不是还见不到你呢。” 孙羿刚刚把韩董和几位光电的领导送进影厅,刚一回来就被人拉住了。 听到这略带埋怨的话,他先是一愣,等转头看到了来人时,立刻握住了他的手,满脸歉意的说道: “李总,没有的事,我哪能在您这摆架子啊,真是忙的脚不沾地啊。我这昨天,才刚从美国飞回来,现在连时差还没倒过来呢。“ 来人正是小马奔腾的李铭,江湖人称大狗哥。 孙羿之前跟他见过面,因为宁皓的关系,还一起吃过饭,也算得上熟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