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事实就是如此。 白又楼的“人设”太过于奇妙了,在某种程度上,公众对于他的容忍度极高! 除非他哪天突然上了法制频道,不然一般的“小事儿”还真就对他造成不了什么影响。 就比如这次。 “就这?我寻思着楼哥也没怎么骂啊,强度太低了!素质有待降低。” “这简直是白又楼素质最高的一次喷人了,就只说了两句脏话而已,燕京大学这种高等学府还是牛掰啊,瞧瞧给人孩子逼成什么样了,他啥时候喷人这么不痛快了呦。” “战斗!爽!就得白又楼这样的来治那帮公知!我就觉得《药神》很好看啊,嗷嗷哭,那帮人就是不怀好意,真按照他们的想法来拍,肯定过不了审。” “本来就是带着镣铐跳舞,还指望身轻如燕呢?有些人就喜欢一个电影院里头只有他们两三个人坐那,搞什么孤芳自赏,非要整黑深残,就算整黑深残你也整不过白又楼啊,《爆裂鼓手》够狠的了吧,我照样喜欢看。” “四十亿票了,我滴归归,白又楼这次真封神了,有大佬说一下他能赚多少钱吗?” “电影又不是他一个人投资的,分钱也是一群人分,不过好几亿肯定少不了就是了。” “大头应该是白又楼和柳曼栗分,她俩具体比例怎么样就不清楚了,白又楼应该是拿大头,指不定能赚超过十个亿,电影还没下映呢。而且还有后续的版权之类的收益,都是天文数字了。” “十个亿啊十个亿!一生一世不完难怪白又楼这货说他对钱没兴趣呢,踏马的钱对他有兴趣啊,这就十个小目标了~” “.” 关于白又楼“骂人”这件事儿,现在基本上属于娱乐圈“日常”,上升不了什么高度。 说得难听一点,你跟个神经病打一架打输了,还是你主动挑事儿的,就算报警,警察叔叔也不能帮你。 这件事儿算是给大家添加了几分乐趣,关注度很快就转移到了白又楼赚多少钱上面去。 按理来说,一部电影的票房多少跟观众其实没啥关系。 票房多了也不会给观众分钱。 但这玩意怎么说呢,那帮子玩游戏的,有些还很喜欢关注游戏流水什么的。 一个个堪称精神股东,获封称号为“孝子”。 回到电影票房这来,可能没那么夸张,但也有些类似。 心态就大概类似于:我喜欢的电影这么牛逼,与有荣焉。 哪怕白又楼一毛钱都不给他们分,但依然有一帮人搁那摇旗呐喊,什么五十亿六十亿的口号都给喊出来了。 有些上头的甚至还会多刷,多买很多张电影票 这也算是粉丝经济了。 都说流量明星搞粉丝经济割韭菜,吃相很难看。 但这事儿这待遇换到很多人身上来,只会觉得韭菜?爽!白又楼觉得反正自己没有主动去割韭菜,几张电影票也没多少钱就当是影迷们的打赏了。 那些的看嗨了,在订阅以外不也会打赏嘛。 一个道理。 他肯定不会主动去要,但人家给,收着就完事儿,哪能退了。 四十亿票房这个数字,已经奠定了白又楼国内影史票房第一的宝座。 再过几天,新王登基! 原本电影票房第一那位大导演,倒是很局气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大大方方地提前恭喜了白又楼一波。 表示后生可畏,说了些总结起来大概就是白导牛批之类的话,最后又扯到现在的电影市场越来越好了,我们这一代电影人享福啦,巴拉巴拉巴拉。 对对对,村里发金条了,快回来吧。 主要是恭喜,稍微酸了那么一下,白又楼也不至于那么小心眼。 在这位开口之后,圈内各路前辈、大佬们也开始挨个发表意见和看法了。 大部分都在说市场如何如何,现实题材电影如何如何。 不出意外,之后会有不少现实题材电影立项。 要是这些人做成冲奖的电影,别掺杂太多离谱私货或者导演的真·拙见,那还有的玩。 就怕有些人既要又要首先过审就是个大麻烦,白又楼自己都不想再去玩现实题材电影了。 而且娱乐圈很多导演对于所谓的现实,不说完全脱离群众吧,一知半解可能是个很好的定位。 不然哪来那种在一线城市送外卖的外卖员,租的房子是高级公寓,过着小资生活这样的笑话。 之前白又楼看了个电视剧,里头甚至出现几个姑娘努力工作合伙买四合院的离谱情节。 焯!什么工作啊? 这特喵就算去卖,磨出火星子来也赚不到吧。 类似的离谱操作,出现在很多电视剧里头,电影稍微少一点,但也真就只有一点。 —— 八月初。 距离《药神》首映已经过去一个月多一点了,现如今的票房来到了四十六亿。 五十亿大关,眼瞅着就要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