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去年那场声势浩大的反腐行动,多数线索来自内部举报,足以说明问题。 陈默在年会上只是通报结果,实则早已尘埃落定。 彼岸的底子打的就不错,但跟之前传统的BAT比起来,仅仅6岁的彼岸仍然是个小年轻,朝气蓬勃没有那么多问题,可以后呢? 会不会也会患上大企业病,这是后续他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越研究陈默这个人,越有意思。 越是研究陈默,越觉得此人非同寻常:重技术、敢放权、格局宏大、眼光毒辣、礼贤下士。 跟随这样的领导者开疆拓土,想必会是段精彩的旅程。 尽管回国是承了陈默的情,但出于与李彦洪多年的交情,他仍想给对方一个机会,看他能否突破自身的桎梏。 既然李彦洪都以行动给出了沉默(陈默)这个答案,他也彻底死心了。 心意已决,陆奇拿起手机,拨通了陈默的号码, “.感谢你的安排。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加入彼岸。” 走出医院大门,李彦洪对身旁的助理低声吩咐:“安排个生面孔在这守着,留意都有谁来探望陆奇。” 回到百度大厦的办公室,他反复回想着病房里的对话,那种不祥的预感愈发强烈。 陆奇对那位“朋友”的刻意回避,总让他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他调出电脑里收藏的陆奇相关资料,突然意识到什么,亚马逊的工作可能只是个幌子,陆奇这次回国显然早有准备。 屏幕上定格着陈默和陆奇在会面后两人不欢而散的画面。 看着陈默怒气冲冲离去的背影,李彦洪总觉得似曾相识。 这种熟悉感就像卡在喉咙里的鱼刺,明明触手可及,却又难以名状。 “算了。”他揉了揉太阳穴。 既然一时想不起来,索性先放一放。 眼下更让他困扰的,是陆奇下午那个直指核心的问题,既然能问的如此尖锐,说明对百度还是在意的,如果他回答好了,未必没有胜算。 如今的百度搜索确实在改变,但这种改变与其说是主动求变,不如说是被彼岸搜索逼出来的。 双方目前勉强维持着五五开的局面,但李彦洪心知肚明,这完全是向海龙在外部压力下的权宜之计。 一旦彼岸这个威胁消失,那些积弊必然会死灰复燃。 “为一人杀千人,还是为千人弃一人?”这道选择题在李彦洪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从个人情感上,他当然想支持陆奇;但现实是,海龙背后站着冬敏,站着整个既得利益集团,谈何容易。 李彦洪站在窗前,看着远处万家灯火,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或许百度需要的不是一场变革,而是一次涅槃重生。 但真要他亲手点燃这场大火,他又能否下得去手? 这个问题,他扪心自问,依旧没有答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