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故而佛教在民间广泛传播,圣僧频频出现。 因而也有了“天下之财十分,佛有七八”之说,佛教也再次成为朝廷的眼中钉。 唐武宗李炎很不爽,他玩了把最大,也是最狠的灭佛行动,可以说是所有宗教的浩劫。 他不仅灭佛,顺便还把摩尼教、回教等一系列宗教一锅端,最终二十六万僧尼还俗,补充劳动力,增加朝廷税收。 赵煦深思熟虑道:“整顿寺庙,如同编织一张精密的网,得分步进行,还要环环相扣。” “首先要痛击寺庙放高利贷的行为,这是寺院败坏的根源之一,必须将此事公之于众,在报纸上曝光。” “对僧尼来说,这就是他们的罪责,胆敢反抗,就地镇压,用他们的血来洗刷对佛的玷污。” “对信徒们来说,就是帮他们弄清楚寺庙背后的阴暗,从而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与芥蒂,这对朝廷非常有利。” 宰臣们频频点头,顺便拍了几下龙屁。 “其次便是对寺庙僧尼进行严格的考核。没度牒者,坚决驱逐出寺,回原籍从事劳作;考核不合格者,没收度牒,驱逐还俗。但这一步,我们必须谨慎行事,不可过激。” 赵煦微微蹙眉,权衡利弊道,“因为以前朝廷为筹措变法之资,曾大量抛售度牒,若过激的话,民怨会颇多······一些年岁较大的僧尼,酌情留在寺庙,让他们安度晚年吧······” 明显这话赵煦经过了深思熟虑。 王安石变法时,为筹青苗法本钱,曾卖过大量度牒。 这在当时看来是个好办法,因为瞬间有了近百万贯收入,但后患无穷。 后患就是现在这种局面。 和尚们有了合法资格证,便可以大摇大摆躺平在寺庙。 然如果过激,和尚们会埋怨朝廷过河拆桥。 “第三步便是收回寺庙耕地。这个以劝为主,若是僧尼冥顽不灵,那就动手段彻查,让他们悔不当初。” “还有就是那些挂靠的富商权贵的耕地,可以还给他们,但逃避朝廷税赋,得十倍补上,最少补五年。否则就把耕地全部充公,还要治他们逃避税赋之罪。” “如此以来,便能震慑僧道和百姓。清除鱼龙混杂的寺庙,重新恢复清修之地,同时让百姓认清事实,把精力集中在生产上······” 宰臣们又讨论了稍许,便将这个基调定下。 “此事就这么定下,章相公牵头,其他宰臣辅佐,合力拟定一份详实而严格的规划疏。” “寺庙人均给耕地五亩,其余全部收回朝廷。僧尼和百姓都可以租种,但必须交田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