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孩子真让人捉摸不透,二十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他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就送人。 苏来宝把银子推过去道:“我给出去的银子不会收回来,这事我保证做漂亮,前提是你再免费写出这样的短话本四册。” “成交!” 初六爽快答应,“六册!” 苏来宝点点头又道:“初六,写话本确实能赚钱,但你切记,不能脑中只有书稿,而忽略了圣贤书······科举入仕才是头等大事,不可忘了初衷。” 初六一脸真诚道,“苏伯伯,写话本只是随手而已,不会影响我读书。” 说着他还背了一大段《论语》。 苏来宝知道初六写话本没有耽误学业,便点点头道:“元宵节那天,你和苏彪一起去拜访一下文夫子。别看他只是个童生,比秀才都有学问,你们好好跟他读书,肯定有前途。” “苏伯伯,我记住了!” ······ 元宵节,豆苗早早驾驴车,载初六到丰乐村口,不一会儿,苏来宝派人把苏彪、苏威送来。 到文澜沧家门口,三人拎着礼物进门,豆苗和车夫又到村口去等。 三个人恭恭敬敬给夫子磕头。 文澜沧很高兴,一个劲道:“不用磕,不用磕,你们又没有拜师,我只是个代课夫子······” 嘴里这么说,脸上却很受用。 他一个人在家,除了吃饭,就是读书。 生活过得很单调,却也很充实。 文澜沧给一人两个铜钱的压岁钱,然后让他们坐在凳子上,然后再桌上摆上麻花、枣等小吃。 “一个冬天,你们可放下学习?苏彪你说。” 文澜沧三句不离本行,张口就问学习,除了读书和教书,他也不会别的。 “夫子,学生一直在复习,把《千字文》默写了一遍。” “不错,苏威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