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苦读的日子很枯燥,却也有很大动力。 苏彪的目标是考取童生,初六的目标则是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以后的科举考试做准备。 府试在四月进行,要去青州城考。 它的报名流程与县试大抵一致,也需要保结等手续。 在本县报名,县里把报名信息和资料集中送到州城,考生去州城复核即可。 宣邑县到青州城有三百多里,考生需提前去住下,直到府试结束。 初六和苏彪准备四月初一出发。 但陪考成了难题。 若是豆苗继续陪考,州城路途远,来回不易,田里的活就全丢给谢根生了。 苏来宝倒是说谢家不用去人,他会照顾,但初六才九岁,谢家人都不放心。 最后还是族长和里正帮了大忙。 族长说会抽调族人帮忙干活,让豆苗放心去陪考。 里正也保证,这段时间有徭役的话,不给谢家安排。 穷家富路,谁知道去州城会遇到啥事。 王翠翠把三十两银子和几贯铜钱交给豆苗,虽然心疼,却也觉得孙子出息了,花再多的钱也值。 谢家如今经济稍有结余,完全能负担起考试费用。 养殖已明显赚钱,一些村民也学着他家种苜蓿搞养殖。 豆腐营生也好起来。 母牛生犊子后,家里有大小三头牛,种地不像以前那么累了。 定光仙也产下一崽,小叫驴又倔又萌,初六给取名“小倔萌”。 儿行千里母担忧。 王翠翠事无巨细地交待了好多,听得豆苗误认为母亲去过州城,其实她连县城都没去过。 县试的原班人马,坐着租赁的马车直奔青州城。 城门口,士兵查过路引和府试文书,放他们入城,还叮嘱一定要到州衙去复核。 他们在贡院附近的客栈里,开了两间客房。 一间房一天就要一百二十文,豆苗直咋舌。 州城恢宏大气上档次,说哪哪好,就是钱不经花。 ······ 贡院外人山人海,考生比县试时多了些,但送考的人却少了很多。 府试在州城,家境不殷实,陪不起考。 十个衙役手举牌子,上面写着“某某县”字样,初六等人找到宣邑县的牌子,站在衙役后面。 府试把九个县和州城的考生归类,一个县的考生一起进贡院,方便唱保。 考生排成三队,等待搜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