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这个杂货店是苏来宝开的,名字是初六取的。 苏来宝下了大力气,把宣邑县苏家粮店的管事杜浪派来坐镇。 憨仔负责传递消息和拿货,黄婆负责做饭,店内还有四个伙计。 初六和苏彪平时需要使唤人,就在杂货店里抽。 需要钱物,只管拿。 但初六还是告诫大伙,不要让别人知道他俩和这店的关系。 他们若进去,就当顾客对待。 ······ 短短两三日,淘宝杂货店的报纸被抢购一空。 大多是青州城的读书人。 一时间,青州城各学堂,下课时谈的最多的都是《杨家将》和《斗破苍穹》。 有人喜欢历史,有人喜欢少年仗剑走江湖,有人喜欢看市井轶事,有人则喜欢看笑话。 报纸上任意一个版面讲出去,都是吹嘘的资本,足以装一波优越感。 没有买到报纸的人感到自己被人唾弃了,每天都去杂货店询问。 “掌柜的,还有《宣邑旬报》吗?” “公子,第一期买完了,想看就等着买第二期。” “第二期来了吗?” “还没呢,旬报有个旬字,自然是十天一出版。别急,已经派人去宣邑县取了。” “还要等多久啊?” “这个真说不准,看人家的印刷速度了。” “到时候你可要给我留一份啊!” “公子,这个我不敢保证。好多人都交钱预定了,要不你也预定,这样就有保障了。” 这种事每天都在店内重复,但第一期再都没有出现在店铺内。 第一期报纸是用来试水的,也是用来吊胃口的,只印了二百份。 前期投入十五贯,第一期报纸就卖了十六贯。 一期就回本,以后岂不赚大了。 初六没有被欣喜冲昏头脑,第二期只印四百份。 他估计这个数不够,但就要造成这种抢购的势态。 更不能大量发行,让市场饱和。 第(3/3)页